前几天刷到一篇文章,文章标题如上。内容虽然不多,但是每一条都值得深思。
1.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那是因为:你们之间缺少亲密的身体互动,他渴望你能多给他一些关注。
我认为:孩子从与家长的互动中能感受到让其满足的安全感,所以很喜欢与家长有亲密的身体互动,如果没有当然要求关注,得不到回应肯定会想尽办法骚扰你。
2.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信,那是因为:你给了他太多的建议、太少的鼓励。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每一次实践探索行动,对他来说都是新的,都是需要内在勇气支撑的。如果家长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打断他、否定他,自然而然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这点作为家长尤其要注意,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决定孩子的行动,那样是好心办坏事。
3.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撒谎,那是因为:你曾经对他的错误反应过激。
这一点很好理解,孩子做了某件事,虽说造成了你认为的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你反应过火了,孩子就会害怕,就会想办法规避你的过激反应,撒谎对他来说是成本低但回报高的办法。
前段时间我家小宝也做了几件让宝妈崩溃的事,宝妈的反应就有点过激了。这里最需要冷静和克制的是家长。
4.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没主见,那是因为:在他小时候,你总在公众场合训斥他,即使亲朋面前,亦不因当面批评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而且他的自尊心还很脆弱,经不起家长的揉捏。作为家长,需要在生活中细节上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5.如果你什么都给孩子买,他还是去拿别人的东西,那是因为:你不曾给他机会,让他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管是儿时,还是青年、中年或者老年时期。在儿时,家长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对孩子后半生的幸福至关重要。
作为80后,我们的父母辈生活在条件不够好的时代,他们中很有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影响到我们这代人。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用之不竭的内驱力。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好好读书,他们的孩子很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家长的催促和逼迫下读书,一旦离开了监督就很容易失去动力、迷失自我。
6.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懦弱,那是因为:你帮助他太多了,不要把成长路上的障碍一一搞定,有些错和苦要让他去试和品尝。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准备受苦。苦中有乐,先苦后甜。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不怕苦的好榜样,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苦和难,要教给孩子解决和克服苦难的办法,而不是教孩子躲避。家长在生活中应对苦难的态度,会影响孩子,难在家长,难在自己。
7.如果孩子在平时很没教养,那是因为:大概率是从家长和和他在一起生活的人那里学到的。
教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日积月累的,作为家长,要做好榜样。
8.如果你的孩子什么也不愿意告诉你,那是因为:无论他说什么,大概率都是得到否定或打击。
其实何止孩子,成人总是被否定或打击,也会不想与你说什么。夫妻之间亦是如此,对吗?
所以,在与身边亲人沟通时,尽量避免否定和打击。
9.如果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那是因为: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不够重视他的感受。
孩子从父母那学的最多,你先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学到你的为人处世方式,用在了你身上。所以,要加强自我修炼。
10.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可能是因为你平时对他赞扬不足,他只有做错事时,你才会注意到他。
我家小宝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拿走了,就哇哇哭,还发脾气拍凳子,这是对他赞扬不足吗?我要反思啊,要在平时他玩的过程中多表扬一下他。
宝爸周记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