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备忘录”这个功能,我现在是用的是越来越频繁了。
最开始,备忘录真的是用来备忘的,遇到一些担心会忘了的重要事情,就用手机记录下来。
再后来,读到了好词好句,或者一些经典语录,会用备忘录记录下来。
到了现在,出差与人交流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如果没有带笔记本,我也会用手机用来记录备忘。
我现在对“备忘录”的依赖,已经超出笔记本了,因为手机记录下来的,在更换手机时一个同步操作就可以传到新手机上,让这些内容永远跟随着你。
笔记本用完了就没了,还没有“搜索”功能,而备忘录不同,当你对某些记录只能想起来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直接搜索就能查找到,确实很实用。
之前我觉得,我对于“随时记录”这件事应该是属于比较频繁的那种,直到我读了吕白老师的《底层逻辑》,里面讲到吕白老师关于记录和复盘的观点,我才发现,我对于“随时记录”这件事,简直还处于初级阶段。
他不但鼓励记录,甚至让自己的员工在大家聊完天后,把聊天、复盘的内容,或者让自己深入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之后再把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个操作就是在我记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记录的宽度,甚至有灵感的聊天内容都做记录,真的是“记录”到极致了。后来我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有时候同别人聊天或者复盘,确实会迸发出很多灵感。如果不加以记录日后就会淡化、忘却。
同时通过后续的整理、分享,相当于完成了一次知识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这样,在这个记录(输入)、整理(消化吸收)、分享(输出)的过程中,还会进一步产生信息增量。假如刚开始你获得内容是8,通过这个记录、整理、分享的过程,你会对这个内容的理解不断加深,拓宽,这时候你获得的内容可能会是10,甚至是12,或者更多。
原来,我只是做了记录的7成,与吕白老师团队相差的有:记录剩余的3成,还有整理和分享两大部分的全部。受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