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最冤枉的是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
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平时学的还可以,大部分习题都能做对,但考试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害怕考试。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实际解决最佳应试状态,情绪过于紧张,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调控自己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操作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一到大考却失败,而一些成绩一般的考生却考得很好,这似乎不公平,于是有人把它归于运气,其实应该归因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
一、保持最佳应试状态
学生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情绪紧张是正常现象,它的产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关键在于其强度适当,极低度的兴奋和紧张,甚至对考试报无所谓的态度,不能引起对考试内容的高度注意,作答速度缓慢。但高度的紧张又会导致怯场,甚至害怕考试,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紧张对提高考试成绩最为理想。
二、戒掉担忧与怯场
积极的态度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要把考试看成是对自己的折磨,不要认为考试的结果会让自己难堪出丑,而应该把考试当做对自己辛勤学习的成果的一种检阅,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好,排除掉担忧这一大拦路虎。
避免紧张的最好方法是留出一定的时间去做个操,活动活动,与别人讨论你的复习状况,也就是说生活要有张有弛。
面对未来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怯场现象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复习准备尽可能全面透彻,许多考生之所以怯场,是因为准备不足和信心不够。二是进行必要的大脑控制训练,最好是接受必要的自我放松训练。
三、考前让大脑休息
考试前一天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或在脑中过电影,此时不宜再记尚未记住的内容和钻研尚未搞懂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是新学的内容,考到的可能性不大,却会与脑中原有内容相互干扰搅混,使脑袋变得沉重。请记住轻松的大脑能准确快速的从事感知、注意、回忆、思维等智力活动,不要为了多温习一点功课,而使自己在考场上头昏脑胀。
四、有备无患 自然发挥
临考前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准备好考试时使用的水笔,钢笔,墨水,橡皮擦,等其他被允许带进考场的文具,检查有关证件是不是齐全以求做到有备无患,同时要做到轻装上阵,适当降低求胜动机。
虽然考试成绩要考完后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成绩在考前已经决定了,不管考生想得到多高的分数,考生此时的水平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因此考生无需忧心忡忡,顾虑成败得失,也不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发挥出自己现有的实际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