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余野
我是余野,毫无疑问这是我的笔名,相信很多人对此并不关心,因为相对于一个陌生人,他百分之九十九的生活,对另一个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嗬,我又在无聊地为自己解释。可又偏偏是我,笔名改叫余野。大抵我是向往自由的,就如鸟儿向往天空吧。
1
也许因为你不够牛逼,才那么急着证明自己
年轻人真的那么浮躁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人民日报评当代年轻大学生,《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对于人民日报痛批的那一类,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寄生虫,一定是,而对于在职场低调从事,哪怕专业并不对口,八竿子都可能打不到,领导并不聪明,甚至有一点点小愚蠢,团队并不默契,夹杂着奇怪的竞争氛围,工资并不殷实,还要承受这样那样的委屈的你,就一定不是。
视频来源:新世相
出柜、北漂、剩女……面对这些敏感话题,爸爸们怎么说
出柜、北漂、剩女……面对这些敏感话题,爸爸们怎么说_新世相_腾讯视频
-如果不辞职,我永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没有规划的辞职等同于逃避。
我应对焦虑的方法很直接,辞职去旅行。现在想想,我的故事应该是反例。
我在上海一家设计所工作。每天加班,三年没有一次完整的双休。
忍得久了,难免会有拍桌子走人的冲动。朋友圈一有人辞职,我就会不满: “为什么我不能过上这种生活?”
有次领导大幅修改了我的方案,我在例会上跟他吵,拍桌辞职。项目还没交接,我就买好了去日本的机票。打算用积蓄先玩一年。
但没有收入来源的第三个月,我就崩溃了。
-有人说,不辞职,你永远都过不上喜欢的日子。
-可能否过上想要的生活,绝不是因为辞职。
我的钱够用,却总在买机票、还信用卡时生气。想休息,又焦虑地看招聘信息、投简历。尝试在家接活,做自由人,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自控力去完成。
前同事发来羡慕的微信,我却发现自己更喜欢上班的日子。
后来我重新找了工作。因为裸辞,职位和薪酬都没有很大提升,我把自己推到了很被动的境地。
-年轻时可以试错,但试错也要有规划。
-没有任何一种痛苦,能用逃避来解决。
(节选自:新世相)
你急着证明自己,你开始埋怨公司的体制和模式,你开始嫉妒其他人、朋友、同学、闺蜜,他们的日子不就是你想要的吗?可挤破了头,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呢!你又矛盾地为自己,为你所在的团队或者公司、或者公司的领导、同事开脱,你认为这个工作还是挺好的,领导挺随和的,老板挺善良的,未来发展前景更是挺好的,只要你坚持一下……只要你坚持一下,下一届的你也就来了。下一届应届生、年轻人也都是你这样的想法,你再坚持,真的就得到了你想要的吗?
你的选择被人理解吗?快30岁的你,开始焦虑了吗?
读者私信我:“余野老师,学历真的重要吗?”
我说:当然重要啊。
这个时候,他马上就会马上反驳我,二流大学依然有杰出的人才,哪怕是三流大学,凭自己本事努力,也能够找到好工作,中国大学的教学我实在不敢恭维,你不觉得中国大部分大学都是没有用的吗?
我没有反驳,这就好比毕业以后年轻人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样,毕业以后一定要先去大公司吗?
我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但还是会受到反驳:“小公司也能锻炼人啊?而且小公司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还能说什么?小公司老板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就会额外照顾你,因为中国不缺大学生,甚至由于公司发展状况,他也许不会更好地运用你的能力,最后你只能哑巴吃黄连,甚至咬着牙开始拼命努力奋斗,哪怕加班。
2
别为了加班而加班
加班,到底是对你工作的肯定还是否定呢?
老板们往往不会因此而对你感到骄傲,他们或许觉得想笑。在职场,你的工作内容可能是专业的,很少有人知道你为此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能力,很多人只看结果。而你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出结果的时候,还要加班去做,想想不可笑吗?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的加班自然是没得比的,人家有业绩的提升,有实际成果,而你,只能给出老板一个结果,如果给不出这个结果,你就需要提升能力,在“约定时间内”给出最好的结果。
朋友一个剪辑大牛,效率和水平没得说,但是所有的素材在下班前两个小时,摄影师、录音师、编导,才把几百条视频素材、几十条音频素材、和一个没有分镜、没有场记的剧本交给他,然后再留下一句话,让他在第二天下班前交稿。如果他默默承受了这个工作的安排,以后就可能是第二天中午交稿,第二天上午交稿,甚至今天晚上交稿……很多人会觉得时间如此宝贵,你就应该在约定的时间拿出成果,你就应该一切满足甲方爸爸的意愿,去揣测每一个细节,因为没有人会同情一个技术。就像没有人同情一个程序猿。
3
只要你成功,吃屎都会有人竖大拇指
然而失败、抑或成为职场的螺丝钉,大多数“过来人”会认为天经地义。
有幸请到一个资深的程序给我调试网站,他跟我讲了年轻时候遇到的委屈,有一次做了一个程序,下班前调试运行没有任何问题,就交给领导查看,领导做了一点“优化”后,发现再运行就没办法正常Run了,所有人下班,人去楼将空的时候,领导也是给了一句话,说自己就改了一行,只不过忘了哪一行,应该很简单,就一行嘛。然后让这位朋友多花费十几分钟改回来就可以。
这一改就是一个通宵……
史玉柱的经历,成败之间,先是众矢之的,到现在反倒成了年轻人励志创业的标杆,马云最初碰壁,现在很多人趋附,创业者一边骂着BAT的“恶行”,骂着腾讯抄袭,百度广告泛滥,阿里假货丛生,自己苦熬的公司却一直盼着被BAT收购。腾讯抄袭就成功了,你抄袭也成功一次算了?肯定是有他创新的地方,只不过你只能看到表面。老板们就是看到了你的表面,你的学历仅仅是本科,都是过来人,谁都知道本科阶段学的怎么样,你的帽子也就这样被扣的死死。
相信每一天你都盼着能够暴富,可你根本就不会行动,你开始安逸于现状,哪怕领着可怜的薪水,做着乏味的工作,你已经习惯了在都市CBD的某一间办公室的某一个办公桌上为自己“开疆扩土”,哪怕骑着共享单车,挤着人潮般的地铁,住着蜗居的房间,过着出门白领,回家屌丝的日子。甚至你觉得余野的思想开始变得不好了。余野,说了这么多,你是在撺掇我辞职吗?
4
辞职
作为一个从业不到一年,典型的心浮气躁代表的“过来人”,我当然要回答:是的,我在怂恿年轻人辞职。
在这个世界里,想做就能做,想到就可做到的事情真的很少,辞职显然就算其中一个。相比之下,它的风险系数最低,回报比最高。人一辈子总是要面对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掌握什么样的社会技能,找寻什么样的爱情,居住什么样的环境,还有辞退什么样的老板……辞退老板又相比之前你所有的选择,这个相对刺激。
80后、90后,总被人扣上垮了的一代的帽子,思想异类的帽子,但实际上呢,作为时代的年轻人,你们承受着上一代人不曾经历的压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开始忧虑自己的工资不足以养活自己,你开始忧虑房贷、车贷、甚至蚂蚁花呗……大学毕业后,你走上负债经济的道路,社会生活不再是你想的那么完美,从小我们的健康又被假货、假药、毒奶粉威胁着,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多了地沟油、电信诈骗……我们甚至在这个时代丧失了对繁殖的乐趣,我们不希望成立一个家庭,成立家庭不愿意有个孩子,有了孩子又怕他们走进“充满恐怖”氛围的幼儿园。孩子长大呢?听话的话,我们会给他们送上我们走过的路,孩子不听话,我们可能送进豫章书院这样的活地狱,等着孩子像我们这样,颤颤巍巍地问我们:“你是不爱我了吗?”
我们活的并不是那么有趣,那么安逸。我们的问题虽然不再是父母一代的温饱、家庭、稳定的工作,但我们开始变得不稳定,我们出生地、成长地、求学地、工作地……和我们上一代,甚至和这个国家世世代代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反倒变得颠沛流离,在大城市谋求一个办公桌的奢望,成为我们当下唯一一个目标,竟别无他求。
没错,我开始怂恿你辞职。
去谋求一份新的工作吧,如果你从中得不到趣味,抑或得不到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抑或从中不能拐走爱情、友情、抑或它时常让你委屈、难过,去一个新的岗位、新的公司开始新的生活吧。
别信别人说的“你不失业,天理难容”,你不是自甘堕落的那一类人,你不是被社会资本利用的那类牺牲者。
5
牺牲者
最近和几个创业阶段的老伙伴喝茶,闲谈之中,大家对应届生这个词汇真是说道兴致了,为什么很多公司喜欢应届生,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压缩成本,却能最大限度地扩充公司的竞争实力,年轻就是资本,就是金钱。很多人私信我说,我现在可能成为最年轻、也是最良心的老板了,因为我对大学生充满了期待。我或许未来也会成为我贬斥的这类老板。这类英雄好汉如我这般,并不好做。
他们敢想敢干,从刚上大学开始,很多人就投入创业的生涯,积极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日益成长,甚至激进的成果让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忘乎所以,对大学阶段的学习产生质疑,《思想品德》类的知识对年轻人有什么用?(马列毛邓、近代历史)余野想说,当然有用,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从众汲取营养,大多数教员也是这样,因为年轻孩子反感这些东西嘛。只能滑划重点,让他们死记硬背,然后在改卷的时候给这些年轻人法外开恩。实际上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年轻人的思维能力,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和感性,并不是文科生就该感性,理科生就该理性。
有人问余野,凭什么我们自己不能选择一种意识形态,而要接受某一个政体安排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呢?这里没有凭什么的问题,思想在那里,需要你去思考,没有人组织你选择意识形态,但社会规则是你要理解它安排给你的这种思维,而你到底能拥有什么样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是你对自己负责的。
所以我更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看透大学的成绩评分制度,曾经的多少分,经过努力都能够毕业,但本科阶段(包含专科教育)最需要你去阅读,去思考,去做一个深邃的聆听者、勇敢的实践者、去做一个思想者。而不是趁自己年轻有为,而去驳斥任何人,年轻不需要驳斥。而是思考,把自己认为对的,和自己认为别人错的,都藏进自己的思维之中,久而久之再去回味对错,才能成长。
说到时代的牺牲者,我是为年轻人愤恨不平的,因为你们一毕业之后,就要去学会做一颗铆钉,而不是螺丝钉,螺丝钉到了哪里都是一颗螺丝钉,而你就要先死死地钉在一个不相干的地方,任由你大学阶段的思维慢慢冷却,你的热情冷却之后,你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朋友的公司,招收了一个中文系的应届生,结果被安排进了行政,后来转去了财务,我说文案类的工作、或者企业宣发类的不是更好吗?结果被反怼,如果需要的一个人仅仅是为了扩充学历范围,而非岗位需求,何不先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工作交接之后,久而久就有了经验,何必那么麻烦,她反倒多了一项专业技能,放在哪里都一样的。
踏踏实实先干着吧,年轻人,不要太浮躁。
6
你想要的生活
年轻人,不要太浮躁。这句话就像个帽子,我并不是为此愤愤不平,因为确实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抑或恃才傲物,抑或丰满的理想不及现实。我们在的工作岗位或许三两个月,或许三五年,亦或许一辈子。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和这项工作的匹配度。
愚蠢的年轻人,他们每天只愿意做着那份枯燥的工作,时常抱怨却从不去改变,他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热爱什么,他们也不愿知道,他们每天的工作,要么是一份给领导看的报表,要么是固定的内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他们对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来自于领导的表扬,就像幼儿园里得了大红花一样,他们的自我肯定也逐渐地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们想读书,一个星期买一本,每天都在各大App里下载,但很少去看,他们刷着微博、微信、朋友圈,看着别人整理过后的二次文学,惊羡着别人自由散漫的生活,甚至很少和老朋友寒暄,他们不敢去寒暄。他们怕在过程之中,暴露了委屈的自己,他们怕承受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受,他们不敢去比,或者说,内心驱使他们无屑于去比。
而你呢,也逐渐成为如此的形象吗?
7
最后
余野不鼓励年轻人辞职,也没有传播不良情绪,余野只是想告诉你,你如果在工作上,受了委屈,或者你的工作并不能让你感到真正的快乐,就不要再耗下去了,坚持你想要的,或者你真正想要的,你还年轻,钱以后能赚。回忆永远都赚不回来。一颗铆钉的重要性在Boss的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工作环节,你走了会有千千万万的人能够补上,你的一番未来,却要你一手去做。
工作生活到底有多大难处是过不去的?余野在你身边,加油!
一辈子也许终将一事无成的你,还他妈在犹豫什么?拖延就是在等死!
策划、文 / 余野
编辑 / 余野
微信添加订阅、支持余野
微信公众账号:余野 微信号:yuyess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