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读书教主
心理学家曾花多年时间研究,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最后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而是毅力。
正如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所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以下6个让你增值的习惯,你一定要试一试。
1.每天保持阅读习惯
《当你学会独处》里有句话:“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的书。”
现代社会,学历还是敲门砖,虽然有的人学历低暴富,但如果他走上更高阶层,就会体会到没有学历的窘境,捉襟见肘。
读书,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你遇到过的难题别人也遇到过,还写成了书,读书一定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听过一句话,读书就像逛商店,那些书籍就是琳琅满足的商品,作者挖空心思吸引你驻足,不可能让你空手而归的,读书总能让你学到新东西。
虽然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但我还是推荐你读书,因为书籍里面的内容更系统,你不知道哪天就因为一本书产生改变。
我是因为看了《跃迁》认识古典老师,之后看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知道写作的方法,之后又无意间发现古典老师的读书卡片课程,听了一集体验课,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之后开始自己动手写作。这是我之前从没想过的,而这些最初的想法萌芽,都来自于书籍。
这是2022年我最感恩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看书是主动的,边读书边思考,才能真正对自己产生改变;
看电视是被动的,大量的信息往脑袋里灌入,根本不容你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完电视第二天剧情就忘得差不多了。
读书是现代人最容易获取,也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种投资。
书读得多,可以触类旁通,这种畅快感是单纯靠网上搜索得不到的。其实是特别好玩的事情。
如果迷茫就去读书吧,读到入迷,总有一个细节戳中你,对你产生改变。
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2.学会高效阅读
读书应该是令人愉快的事,如果把读书当成苦差事,谁也不会爱上它的。
学会读书的第一步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大神推荐的书单可能超出你的认知范围,读起来生涩难懂,没有必要这样折磨自己。
有人说:现在一拿起书就有在学校被学业支配的恐惧感,哪还读得进去呢。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上说:“如果聪明的读者能够学会跳读这一实用的技巧,那么他就能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毛姆读书就全看心情,他会同时读四到五本书,他认为没有必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毕竟你的心情可能每一天都不太一样。
选一本你自己喜欢的书,不看评价如何,而是你自己发自内心喜欢,读得开心,读完有收获,这本书就算没白读。
那些大神推荐的书单不一定适合你,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比你高,他们读起来津津有味的书籍,可能你一看就昏昏沉沉不知所云。
这本书再好,超出你的认知水平,那这些书对你而言就没有用处。
不如等看的书足够多,认知水平提升了,再看不迟。
另外,很多人读书喜欢从头读到尾,生怕遗漏什么重要信息。聪明人读书时都是跳着读,先看目录,找到自己喜欢的章节,再开始精读。
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的时代,一本书你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内容,只记住书中对你有用的部分就好了。
白岩松说:“阅读就像一段旅程,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从头开始,也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一直走到终点。“
就像爱因斯坦,他从不记录字典里有的东西。“我只会抓住书的骨头,抛掉了书的皮毛。”
读书时只关注那些真正对你有用的信息,实践起来,才能让学习效率最大化。
3.学会系统化学习
查理芒格说:“高等教育的错误程度让人吃惊。学科之间毫无关联,这是致命的。 ”
很多人看抖音,追剧,看视频,逛微博,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你可能什么也没学到,过几天就忘。
因为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你学到的碎片化知识,相互之间关联少得可怜,时间一久就会忘。
碎片化知识像沙子,你聚集起来的很可能还是一堆沙子。
沙子和金字塔的区别在于内部结构,有关联,相关连接。这样的知识树才能越来越壮大,否则只是做了一个知识的坟场。
知识必须注重关联,才能真的掌握。
慢下来读书,边读书边思考,记录那些让你触动的点,去关联去实践,这是你自己的知识总结,而搜索引擎是别人的。
随着知识积累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你喜欢的领域,会开始不断精进,最后实现大爆发。
不要所有知识都去记录,而是记录那些你真正感兴趣,真正触动你的点,这些点藏着你的兴趣。
比如我最开始看书也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读,读得多了,记录的读书笔记多了,回过头整理就会发现,我时间管理和哲学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之后就会越来越主动去看这方面的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库。
你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分享出去,如果能帮助到别人,快乐会加倍,还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4.学会写作
写作是一个可以实现复利的习惯,只要你爱上读书,高中能自己写作文,你就能自己写作。
写作还是一个促进思考,帮助你梳理你的知识库的过程,写得越多,你对知识掌握的越牢,慢慢就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网上有句话: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你不用讨好任何人,只要拿起笔,你就可以逐步沉淀影响力,成为被大家喜欢的主角。
我对写作的向往还来源于倪萍在《姥姥语录》里面说过的一句话:
写作这个职业真好,尤其对于女人。
做完家务,倒上一杯茶,打开各种小吃的盒子,铺开稿纸,准备开始写了。
厨房的炉子上小火炖上一锅好汤,写累了上阳台浇浇花儿,在沙发上坐着翻翻书,再累了就出去走走,小超市里逛逛,买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回来继续写。
从从容容,不急也不躁,多好的日子!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上说过:“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5.实践你学到的东西
梭罗在《瓦尔登湖》上说:有些人具备许多看法,却没有长腿,像一条智力的百足虫,让你看了浑身生出鸡皮疙瘩。
少想没用的事,不必在乎无所谓的人,让自己真正做出点改变。“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读了100本书,却没对自己带来太多改变,大抵是学习方法。
好好思考自己为什么读,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思考,并记录下印象深刻的点和接下来的行动,让自己真正产生改变,这本书才算没白读。
毛泽东年轻时酷爱看书,但他不是读死书,而是注重读完付诸实践。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采铜老师在《精进》上说过: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这个知识才能真正“为你所用“。否则你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毫无意义。
6.学会反思复盘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上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我自己是从2022年开始践行复盘,每天早晨写晨间日记,写下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今天必须完成的)。
晚上写睡前日记,反思今天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如何改进,以及明天的规划。
因为复盘,我对今年的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更加清晰,每天都对第二天充满了期待。
以前一天下来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做,现在每天做了什么都很清晰。
在睡前30分钟,我也会梳理当天实际做了什么,哪些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哪些地方花的时间最多,是否值得,之后不断调整。
这不会花费我们太多时间,却可以让我们人生慢慢发生质的变化。
通过不断反思复盘,可以帮助我们重塑更好的自己。
比如我以前很容易忘记答应别人的事情,我就给自己的反思日记加了一个检查承诺的习惯,每天睡前提醒自己,还能增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想改掉一个坏习惯,离不开复盘,养成一个好习惯,也离不开复盘。
很多人做了年计划,一年下来没有丝毫改变,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没有复盘,不知道自己哪些没做,哪些需要调整,第二年还是得过且过。
华尔街投资大神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
学会复盘,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错误,坚定我们的人生目标。目标越清晰,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写到最后
杨绛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这个时代,不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不知疲倦的终身学习者。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END-
夜读公众号|十点拾书
一个理性的情感博主,希望你在我的文字里,能找到生活的慰藉。
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