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封建社会极度繁华的一个时代,也是风云汇聚、人才辈出的时代,而王安石,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能在这么多领域留名,可见是个人物。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肯定写得一等一的好;而王安石的很多诗作中学课本上也并不少见。可能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是最不为人所熟知的,但那其实才是他最为突出的成就。
邓小平三上三下,王安石也曾两起两落。但如果和商鞅与戊戌六君子比起来,王安石的结局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只是,这三起封建历史中轰轰烈烈的变法,都终以失败落幕。
熙宁三年,王安石拜相,并在全国推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所行新法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但因守旧派的反对,一直举步维艰,王安石也于熙宁七年罢相。虽然一年后被再次启用,但好景不长,又再次被黜。至宋哲宗继位后,新法尽皆被废,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于同年病逝。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新生事物在诞生初期,总是会遇到旧势力的阻挠,历史的发展也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但不管遇到多少波折,历史的车轮下或许会有先驱的心血甚至生命,但终究是向前的、不可阻挡的。
王安石的这场变法很多举措都是有利的,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实行的十几年间已然使宋朝国富兵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次变法和商鞅变法、百日维新一样,虽然一时落败,但却为当时的人们指明了光明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变法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最具代表的当是司马光和苏轼。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个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更是被闹了一出“乌台诗案”的乌龙。但王安石下台后,反对新法并不彻底的苏轼又为继任宰相的司马光所不满,又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
其实司马光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不仅仅会砸缸,还撰写了与《史记》比肩的《资治通鉴》,而且明显人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从政上面的。更为可贵的是,他虽然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却从不因此而对王安石私下诋毁,连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还是司马光建议的,两人可谓君子之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