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转眼公司己步入第十年了,十年期间,从葡萄酒又误入餐饮行业,经历的事情多,人也多,最多接触的不是客户,而是公司同事,来来往往,具体数字不记得了,有依然共事的,有离开后成为好友的,有淡无印象的…
今天想着厨房刚离职的耿阿姨,她来了有三年了,今年60了。和汪阿姨在后厨负责择菜和洗餐具。耿阿姨身子很重,很胖,走路有些气喘。五官很端庄秀气,看得出她年轻时是很美的,她说我瘦,说她年轻时也是极好的身材。平日公司内擦肩,都是礼貌的问候“阿姨好”,并不多聊;只有一次,她见我也辛苦,在办公室宽慰我,讲她的故事,原来她年轻时在贵州结婚不久就离婚了,女儿一岁多就携女来南京谋生,讲她此中的好强和艰辛,说着说着不禁拭泪。
国庆假期,公司陆续放假,4日听说她跌伤了,摔倒后手撑地,骨头出了些问题,不能来上班了。听汪阿姨讲她老头不知道照顾她。在公司三年了,意外发生,措不及防就离开公司了。节后我和小陆去看望她,她住在火车北站路对面的邮电宿舍,听说我们去,在小区门口等了我们半天,手上缠着绷带,满面感谢的迎我们。进了家门,小小的有40平的两居室,看到她的老头在厨房做菜,对我们的进入置若罔闻,她告诉老头子聋,听不到我们说话,是的,老伯确实反应动作都很迟缓。
小小的房子非常的干净,朝南的那间卧室放了张小床和桌,满屋子的阳光。我们坐在床边,问她的伤势,她说到她老头不懂照顾她,因为七年前的手术,智力迟钝,生活日常都要一步步指导,今天说明天忘。她即使病重,也要靠自己照顾自己。讲着讲着诸多的不如意都出来了。我问起两人的缘起,原来是耿阿姨26岁离婚从贵州回来,经别人介绍的,老伯那时也是离异,她考虑到对方老实,又有房子,自己家境那时非常艰难,下面还有三个弟弟需要照顾,也就结婚了。她说到她年轻时受的苦,又伤心于年老得不到老伴的照顾,不禁又要垂泪。
这两天想着耿阿姨,想着人生是苦,进入老境,更是凄凉。我看着公司里的年轻人,他/她们会想到年老吗?规划如何安度晚年生活吗?大概即使想到,那念头也如电光,一闪即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