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是时下大部分人都在做的,有的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貌。当然不是真的忘记,而是在生活的琐事中逐渐忘记了自己。
说实话,要做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因为在一些场合你不得不伪装自己,不得不捧场做戏。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告诫青年朋友们,随大流看似安全,但是做自己才是真正的人生。每一封信都是以朋友开头,让所有读者感觉这是自己好友给自己的写的信。都会认真拜读。
这本书的作者朱光潜,字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其代表作有《论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他翻译的作品有《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美学原理》。
就拿读书来说,很多人也是随大流,看到别人介绍各种书单,什么女性成长书单、青少年读物、心理书单等。就开始囤书,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书适合你吗?这些书对你有帮助吗?
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不要看到别人介绍就去囤,好书太多,但不一定适合你。
所以,在阅读之前看看这些书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就像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的,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的,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确实是这样。
还有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可是,你细想一下,是真的没有时间吗?你只是把时间拿来刷短视频了,几乎和大部分人一样,时间都浪费在玩手机上了。
细想一下,每天半小时的时间是可以有的,控制一下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可以利用这半小时,每天看10-20页,一个月也可以看2-3本书。
比尔盖茨大家都不陌生,他即使再忙,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会书;董卿大家都知道,她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都会抽出时间看书;所以,再不要说自己忙,没有时间看书。你只是为自己不看书找借口而已。
朱光潜先生告诫青年朋友们,要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书去读,不要盲目去看一些“好书”。他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告诫青年朋友们要去读书,还有做真实的自己,不伪装、不做作,每一封信都真诚的说明他对青少年朋友寄予厚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