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山村长大,13岁的时候考上县城中学。从此离开山村。
所谓山村,因为真的在山上,不在平原。县城中学是民办学校,向全县招生,给山里孩子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是当时整个乡里能迈出这一步的村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在乡里的中学上学。
乡里学校没有住宿,或住在亲戚家,或租住。很多人天未亮准备好中饭,放在方形铝制饭盒里。踏着星月,赶去上学。从考试县城中学的时候,便远离这样的生活轨迹。
县城很小,那时候的县城,中心城区走路也不过半小时就能贯穿。
考试的时候去过一次,那算是一个很破旧的小城。至于我还是很有新鲜感。
带着山里孩子的羞涩,也待着山里孩子的迷茫,慢慢融入这个小城。
第一次玩海洋球,第一次滑滑梯,第一次蹦床,很多第一次。
在被窝里用电筒,在路灯下借光。所有励志故事里面的桥段几乎都上演过。或许得益于较少的信息量。也或许败也萧何。人生的启蒙在这座小城下。
很长一段时间,在公路盘旋时,在一个山坳里面有一个巨大是佛,据说一个东瀛人预定了,一直没有拉走。有说手指形状不对,有说东瀛人破产了,引得很多遐想。
近城前,山上有一个大约10多米的高塔,中空,山被称之为塔山。
进去不远就是自己的中学,是一座纯粹由华侨捐建的中学,一直听着他们的励志故事成长。小城几乎所有家庭总有亲戚在国外,有说一战时期留在国外,众说纷纭,却坐实了侨乡的名头。等到初中毕业,办理近半人都已经出国。
学校和消防队不远。不远就到了主街道。一条靠江的马路,便是带小型游乐场的公园所在。里面的是主街。穿过另外一个学校(只招本地人)然后就到了少年宫,电影院,新华书店,百货大楼。
新华书店很小,大概也就普通便利店的2倍大,但是那时候在眼里已经很大,而且还很神圣。百货公司估计还没有公家的,买过什么?好像买过笔墨,颜料之类的,可能也只有那里可以买到了。
路上还会经过一大片菜地。
再走不多远就靠近郊外了,不远处是一个大山。最上面是某位道家得道升天处,据说还有2只仙鹤相伴。
侨乡带来了一个问题是很多留守儿童成了“黑社会”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源。在我去之前据说有几十个社团之多。有刀,基本也是古惑仔鼎盛时期,听着同学的描述,完全不是我这个山里孩子能驾驭得了的。
小城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石雕,一直是价值不菲的艺术收藏品。记得劳技课的时候,还雕刻过一些,不记得是什么了。别样的体验。
对于小城,我只是过客。从这里启航,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世界变了,它也在变。
很少会想起那时候的自己,今天想起来,总觉得有些伤感。所有的一切都从那座小城开始。
一个13岁的少年,背上行囊,行走在山路上,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里,胆小而怯懦,好奇而好胜。他走过父辈未曾走过的道路。今天或许又殊途同归了,只是,今天的我愧对那个稚嫩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