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尔看到一篇关于丧文化的分享,就随便来谢谢。
如今, 丧文化不断兴起。中国的“丧”茶,美国的轻式美剧—马男波杰克都在传递着丧文化。
奇怪的是,这种丧到骨子里的表述却引起了多数人的认可。比起传统宣扬的真善美,人们觉得这种接地气的、直刺心脏的文化,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认同感。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爽。
个人认为,“丧文化”倒不是本身对世界充满无感的表达,而是太过理想主义之后和最终呈现形成的对比。这种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活在乌托邦世界里的人。丧的本质终究源于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的欲望过于强烈。
有时候梦想是星辰大海,但是现实可能给你一个堆满垃圾的海边。消除这种情绪的关键要么就是进入更长远、更博大的精神领域,通过自我催眠的方式去改造它,成就它。而这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和带有自我洗脑式的毅力。然而大部分情况,则是埋头进入细碎的、琐碎的、自怨自艾的尘埃里。
或者有的时候,人们就是喜欢这种矛盾的感觉,喜欢丰富的内心戏。我们嘴上说着丧,身体却很诚实。我们还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期待爱情。只是“丧”成了自我排解、疏通的方式,并且“丧”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不知道什么原因,有时候我还是挺沉迷于“丧”的。比起整天唱着高调,喊着“毛主席伟大旗帜”、“明天会更好”、“我要变得更牛逼”之类的人。我更喜欢那些看着有点痞气,就像读书时,总会逃那么几次课去玩游戏、去打篮球,但是该做的事一样不落下,该有的执念和抱负一做就是十几年。只是他们不擅长说,喜欢给生活添加点“诙谐”。
我认为的丧不是真正的沮丧和负面,应该是给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添加点“诙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