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对主旋律电影,尤其是红色电影是不屑一顾的,觉得假大空,脸谱化严重,可是在电影频道看了一部《古田军号》之后,这种观点得以改观。
在早期拍摄的红色电影,可能是存在脸谱化的情况,一味表现革命人物的高大,让人觉得在看神圣一般,而如今,对于革命人物的表现,趋于真实,人物看着有血有肉,自然就有了吸引人看下去的欲望。
《古田军号》里的毛主席,是个热血,有远见的领导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很有原则性。而朱德则是爱兵如子的优秀将领,对于手下的兵比较偏袒,所以当手下违反军纪时,只惩罚不处理,希望这些兵痞子能够自行改正。
为了这个问题,朱毛两人发生了争执,毛主席坚持从严治军,提升士兵革命理念,朱老总则认为应该治病救人。两人的观点并不是说谁不好,只是朱老总一直带兵,对跟从自己血战的战士下不了狠手。
这种偏爱,也体现在对中央派过来的老部下不忍苛责,哪怕老部下一味照搬苏联模式,不顾中国现实。最后,因为没有跟毛主席形成统一意见,他们在民主选举中拿下了毛主席,把陈毅选了上去。
电影里的陈毅有点弱,感觉有点抹黑他,不过也可能当时二十多岁的陈毅是真的没有成长起来。
电影里体现了不同人之间的理念差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争论。那个中央派过来的刘安恭,虽然处处跟毛主席作对,言必称苏联,但是对于士兵的训练是非常严格,对自己也是要求身先士卒,所以在战斗中才会光荣牺牲。
刘安恭的牺牲,朱老总也有一定责任,如果当初果断处决那几个兵痞子,哪有他们叛变的机会?
刘安恭对权力的争夺,在电影里看来并不是权力欲作祟,只是对毛主席中国模式的不认可。
朱老总对毛主席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毛主席失去领导地位,原因在于观念的转换还不彻底。
陈毅一时挑不起大梁,但是知道力撑能挑起大梁的毛主席,并努力向中央建言恢复毛主席领导地位。
毛主席虽然失去领导权,但是仍然心忧革命队伍,同时还不忘发展群众,教化群众。
这些人不同的表现,正是现在红色电影进步的地方:体现每个人的思想和不足,展现矛盾冲突,并且在发展中达致统一和进步,将革命的矛盾和困难毫无保留地展现,也给人展示了为什么会进步的原因。真实而客观的表现手法,就是现在红色电影吸引人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