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薇安
早些年看的电影《购物狂》里面的方芳芳是个购物狂,20多年前被遗弃在各类名牌聚集的商场中, 长大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购物狂, 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名牌、限量款等等, 拥挤的空间外人看来简直不知道怎么立足其中, 方芳芳却有着独特的走路方式, 即使是晚上不开灯也能按照习惯的路线行走在屋子里。
电影中的情节或许是有些夸张,不过我们有没有过这种想法呢, 明明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同类型的东西可是看到上新还是忍不住要买买买。 结果就是家里的衣柜里面充满了各种衣服, 但是还是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搭配。 很多时候收拾家务的时候, 想要把衣服收拾一下, 这件是打折的时候买的, 那件是想着自己减肥成功以后穿的, 那个衣服虽然几年没穿了, 但是质量很好, 还有这件是跟朋友一起买的, 想着要一起出门的时候穿的。 还有这个…… 似乎没有一件是我们想要舍弃的。
对于一件物品的存在如何去体现他的价值呢? 那些放在商场里面标着价码的是产品的价格, 如果你把它买了回来好好的使用,才让它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早些年的时候就听说过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这次博集天卷出版了断舍离的新版。 这本书里面有几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的有道理,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了一点空间
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
减少一次浪费,就回复一分精神气
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固定大小的, 仿佛一个注水的水池, 水池中的空间不断被各种物品家什代替, 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也越来越浑浊,而排水的管子却被锁住了, 新的水源进不来, 囤积在空间里浑浊的水也出不去, 生活在其中的我们的心情也越发的不好。
有时候真的是想彻底的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干净了, 但是最后还是觉得这个也有用, 那个也不错, 这个舍不得, 那个以后会用到。 这个还是新的, 那个也许能用到。 最后还是收效甚少。
断舍离要做到的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如果不在物质上做减法的话,是不能在现有的空间里让它们变得整洁的。
山下英子在书中提到了一些收纳整理的指导方法, 比如三分法, 把物品按照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做区分, 进而对每个类别的东西的数量都有了很好的规划, 经过了精简、分类之后每个物品都有了自己的位置, 取用的时候也更加的方便了。
还有7、5、1法,家中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七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五成,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一成。 有了物品收纳的规则, 家里什么物品是常用的、什么是偶尔用到的, 那些是经常性取用的, 按照这些法则收拾, 也不会因为物品被收纳起来而觉得麻烦。
1 in 1 out法则, 这个法则里我觉得是最棒的方式, 同类别的物品有一件进来了就要有一件离开, 这样能有效的限制住购买的欲望, 如果这个物品还能使用的话, 我们可以暂时放弃购买的想法了就。 并不是所有的打折都这么划算。
one touch法则,对于收纳的目的而言,并不是收起来就结束了, 而是要用起来更方便, 打开门就能找到/放回, 下次还是能这么方便的取用。 这才是收纳整理真正的目的所在。
这个春节假期里把家里按照断舍离收拾了一下, 这次因为断舍离做的相对彻底, 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被处理掉, 送走了一些, 卖掉了一些到回收站, 还扔掉了一些。 家里的空间变大了, 以前觉得不可能的这样的, 现在也变成了现实, 空间活动范围变大了, 心情也更舒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