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看医学,数学无处不在,核酸检测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从核酸检测的“混检”谈起。
大家知道:核酸检测是尽早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途径,在防疫抗疫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如何及时、准确、高效开展核酸检测就成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实验设计的最优化问题,也就是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检测量、花费最少的成本、检测尽可能多的人群。
目前通行的核酸检测方法,有“单检”与“混检”两种:什么是“单检”呢?就是将每个人的采集样本分别放入每个人的专用试管,进行“一对一”的检测,检测的结果谁阴、谁阳、谁是病毒携带者,精准无误;但是,如果需要检测的人数比较多,比如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单检”的工作量太大,成本太高,很难及时完成检测工作。
在实际的检测中,经常面临需要检测的人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情况,只靠“单检”难以胜任。这时候,就需要“混检”,也就是将几个人的采集样本混合后放入同一试管,进行“多对一”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这几个人就全部通过;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这几人当中有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对这几个人再做进一步检测。
假设某个疫情的地区,有100个“密切接触者”需要核酸检测,已经采集了这100人的核酸样本,如果采用“单检”,需要检测100次;而中低风险地区,病毒的感染率不足1%(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人当中,至多只有1人可能携带新冠病毒),为了检测出这100个人当中的1个病毒携带者,我们花费了成百倍的时间与成本;如果采用“混检”,就可以提高效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通行的“1:10均匀混检”是这样的:先把这100人的采集样本依次编号、并按每10人一组均分成10组,1至10号为第一组、11至20号为第二组、……、91至100号为第十组。
然后,对每一组中的10个样本,都分别进行一次“混检”(也就是把10个人的样本混合在一起,作一次检验);哪一组“混检”结果为阴性,哪一组就一次性全部通过;哪一组“混检”结果为阳性,说明这组10人当中有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对这10个人再分别做一次“单检”。
最乐观的情况是:十个组的“混检”结果都是阴性,100个人的检测全部通过,只花了“单检”十分之一的时间与成本就完成检测工作。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十个组的“混检”结果出现了一个组阳性(假设是第二组),其余各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除第二组10个人之外,其余90个人全部通过检测。
然后,再对“混检”呈阳性的第二组进行一对一的“单检”,就可以精准找出病毒携带者。于是,对这100人的样本,一共检测20次,只花费“单检”五分之一的时间与成本,就完成了同样的检测。换句话说,最大的可能是:“混检”只花“单检”五分之一的时间与成本,就完成同样的检测。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晓星说数学:小白鼠试毒问题》中曾经介绍过“实验设计最优化”的一种“二分法”?
从理论上说,目前通行的“均匀混检”,还可以用“二分法”进一步改进为“二分法混检”;采用“二分法混检”最可能的情况是:只花费“单检”七分之一的时间与成本,就完成同样数量的检测。
“二分法混检”的关键,是一步步地将待检测的样本尽可能“对半”分组:仍然假设待检测的样本为100人,将这100人依次编号,并“对半”分组,1至50号为A1组,51至100号为A2组。
然后,A1与A2两组分别进行“混检”……
最理想的情况是:A1与A2两组“混检”结果均为阴性,100人全部通过检测;仅两次就完成了检测工作。
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1与A2两组“混检”的结果,一组为阴性而另一组为阳性,假设阳性为A1组,A1组还需要继续用“二分法混检”;阴性为A2组,A2组50人全部通过检测。
A1组的“二分法混检”,仍然再对半分组,1至25号为B1组,26至50号为B2组。
然后,B1与B2两组又分别进行“混检”:
上一步检测已知A1组呈阳性,所以这一步B1与B2两组“混检”的结果,不可能出现两组皆阴,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假设阳性为B1组,B1组还需要继续用“二分法混检”;而阴性为B2组,B2组25人全部通过检测。
继续对B1组用“二分法混检”,将B1组分成两个尽可能接近的组,1至13号为C1组,14至25号为C2组,对C1与C2又分别进行“混检”,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假设阳性为C1组,C1组还需要继续用“二分法混检”;而阴性为C2组,C2组12人全部通过检测。
继续对C1组用“二分法混检”,将C1组分成两个尽可能接近的组,1至7号为D1组,8至13号为D2组,对D1与D2两组又分别进行“混检”,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假设阳性为D1组,D1组还需要继续用“二分法混检”;而阴性为D2组,D2组6人全部通过检测。
继续对D1组用“二分法混检”,将D1组分成两个尽可能接近的组,1至4号为E1组,5至7号为E2组,对E1与E2两组又分别进行“混检”,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假设阳性为E1组,E1组还需要继续用“二分法混检”;而阴性为E2组,E2组3人全部通过检测。
继续对E1组用“二分法混检”,将E1组中4人均分成两组,1、2两号为F1组,3、4两号为F2组,对F1与F2又分别进行“混检”,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假设阳性为F1组,F1组只剩两人,需要继续“单检”;而阴性为F2组, F2组两人全部通过检测。
呈阳性的F1组只剩两人,继续检测只能“单检”,检测结果最大的可能仍是一阴一阳。无论如何,通过六次“二分法混检”与两次“单检”,一共14次检测,我们完成了100人的检测,所花时间与成本仅仅是“单检”的七分之一。
其实,以上的检测方法还可以改进,不需要六次“二分法混检”再来两次“单检”,而是在第五次“二分法混检”之后,紧接着就来四次“单检”,一共也是14次检测,就完成100人的检测。
以上我们所讨论的“1:10均匀混检”与“二分法混检”,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已知病毒的感染率不足1%;如果疫情加重,风险等级提高,病毒感染率达到了5%,又应该如何进行核酸检测呢?。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仅留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仍然是100人的采集样本的检测,假设阳性率为5%(即每100人当中最多有5个病毒携带者),现在按“1:5均匀混检”,也就是按每组5个人把这100人均分为20组,请问:应该如何安排“混检”与“单检”,最少需要检测几次?最多需要检测几次?
提示:只需要考虑两种极端情况:(1)5个阳性样本恰好被分在了同一个组;(2)5个阳性样本恰好被分在了五个不同的组。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眼光看医学,数学无处不在,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在核酸检测这样的重大实际问题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数学方法的强大威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