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我读“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我读“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作者: 颢御四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5:23 被阅读0次

我读“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第一部分宏观视野

      近期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朋友,说他年轻是比我小了整整10岁。

     初次见面,全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棱角分明的脸庞分明透露着坚毅与自信。

       而给我带来震撼的,却是他对我们一桌人在谈论的某一个项目的精辟分析观点,从宏观背景到行业竞争,从公司管理制度到管理层信息的收集判断,分析观点逻辑条理,表述问题层次分明,真是让我叹为观止。

       当时感到的惊悚可能是因为在我显意识里对他年龄看轻的缘故,还是我的对现今社会年轻人有的那一丝丝偏见。 现在想来,实际是我对信息的孤陋寡闻和对专业知识隔阂产生的认知差距而造成的错觉。想表述的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一种社会进步的气象,一种学习上进的正能量。

      出于他优异的表现不由得产生的好感,我在随后与其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了解到一个出身底层却好学上进,不向现实低头的“五好青年”的奋斗史。我本无意对一些励志而又充满鸡血的故事进行连篇累牍的宣扬,也不是试图用鸡汤来慰藉在浮躁社会的芸芸众生,只是对于突然间发现的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青年的心路历程展开好奇而已。

       就他对于某一个项目或可以说对某个公司的生存发展的观点,在后来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一直在学习,是“得到”的付费会员,那天晚上的观点也来自于“得到”中白洋老师讲述的“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这又勾起我的好学的念想,想一探究竟,知识无止境吗。

       殊不知,一入“得到”深如海,一年多来断断续续的听了“得到”不少老师的知识灌输,也买了不少老师的著作,在工作之余诚惶诚恐的阅读提高自己,妄图及时充电提升认知。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不甘于自己总是在当今社会大踏步的前进中跟在最后闻土味儿。

      赶紧回到主题,啰啰嗦嗦的开篇说了一大堆学习前的背景,潜意识里还是想给自己一个铺垫,让接下来的体会更有感性和血肉。认真听了白洋老师的音频,也仔细阅读了文字版的图片,总体就一个字“爽”,白洋老师给读者搭建了一个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框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基本讲透了。让我这个对商业思维涉猎甚少的小白重新认识到短短八节课就能如此清晰的快速的搞懂一个公司,从根本上提升了自己对于公司这个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组织的认知结构。搭建起严谨科学的分析模型,内化为判断商业组织的一种思维框架。

       白洋老师用“快速”两个字告知我们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更迭昼夜不停的伟大时代讲究“唯快不破”的制胜法宝。摩尔定律的“快速迭代魔咒”更是给生活在这个信息极度膨胀时代的人们上紧了发狂的发条,曾有业界大咖说到信息时代要的就是“光一样的速度”;所以快速的搞懂就意味着你比别人领先一步、赶超一步,你就有率先摘得“低垂的苹果”的可能性。仅仅用八节课,70多分钟就讲清楚、讲明白如何判断分析一个公司的生存状态,预见到后期的发展趋势着实不易,可见白洋老师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

       第一节是关于宏观视野的阐述和分析,作为一个公司在市场中拼搏运行,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我们看到的那些站在潮头和处在风口的明星企业,还有那些在某一个乡镇背街小巷中的手工作坊,它们无不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起起落落,只是敏感程度不同而已。

      也正是由于宏观背景下的大趋势造就了一个个行业和一批批企业公司的兴衰更替,说白了它们就是大的时代趋势之下的产物,必不可少的要与宏观环境产生联系。

      在如何快速的分析宏观环境对一个公司的影响,就要先找到领先指标这个已经呈现的现象来判断这个事情未来的发展。首先列举了中国老龄化的例子,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这个领先指标判断出中国未来必然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宏观现实环境,再一个是从我们日常显而易见的常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价值的流动方向,运用底层的基础思维和事物发展的本质找到某一事件发展的路径。这是教给我们的一种宏观大视野的大局思维,更是一种科学先进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

      拉长尺度来看一个长期的趋势会发现宏观视野之下大维度的美丽风景,从找到影响未来的主要变量进行整体发展脉络的分析判断,你就会在重大经济行为的决策中学到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公司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在根本上和出发点就误入歧途。

       接下来分析的是具有经济发展周期性的房地产、汽车、资源品类等企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公司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敏感度的大小。引用白洋老师的原话既是:如果这家公司提供的是原材料或者是工业品,并且产品价格在历史上存在周期性的大幅波动,那么我们认为它是对宏观敏感的。如果公司提供的产品是消费品,那你就看它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对于中间部分的, 跟宏观有联系却又没有那么密切,它们受宏观的影响往往是不对称的。如果宏观好,它们未必好,因为能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要看你后续的分析,但如果宏观差,它们多数都会受到波及,所以对于它们的宏观分析,要着重考察大环境的波动可能造成的风险因素。

      从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服务来判断在宏观经济背景之下企业的风险和机遇,也阐述了对于宏观不敏感的公司, 可以“无视”宏观扰动而直接去了解行业和公司的特性。

      总之,浓缩一下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可以简要的概括关于在宏观大视野之下搞清楚一个公司的或企业的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棋局中的角色和地位。

      也就是研究一家公司需要具备的宏观视野,整体思路是要有大局观。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看明确的时代大趋势,大趋势没那么复杂,它要么有领先指标,要么符合常识;第二,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性,评估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aq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