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董明珠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事业上怼天怼地的女强人,面对儿子时,也会有非常温柔的一面。
对于我们这样的职场妈妈来说,也会有这样的困扰:想追求事业发展,又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瞬间。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呢?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一位职场妈妈,董明珠女士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她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今年已经65岁了。
以格力的市值计算,董小姐的身价在23亿元左右。
本已经是可以退休的年龄,但她不仅外表精神,内心也保持着让年轻人羡慕的战斗力。
她能吃苦,不服输,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作为一个单亲妈妈,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却也教会了儿子最重要的能力——独立。
在励志女强人背后,别忘了,她也是一位含辛茹苦的妈妈,也会有无法平衡工作和孩子的愧疚。
她说:
“有时,我只想放弃所有的一切,好好地陪儿子。我甚至想,要是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就好了,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
然而,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子长大后成为富二代中的一股清流。婚姻观、人生观上,也一尘不染,很有原则。
儿子从不利用母亲的名气为自己谋利,而是做着喜欢的律师工作,过着普通人的快乐生活,开十几万的车,租房住。
即使自己身价几十亿,董明珠对儿子这样的生活,依然很满意。
她微笑着,由衷认为儿子很优秀:“他很严谨,我觉得他几乎是不犯错的,他会感受别人”。
一个母亲最在意的,还是儿子的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
即使是富二代,依然低调地过自己的生活,没有沾染上一些有钱贵公子的恶习。
这种自给自足、从零出发的心态,要归功于董明珠对儿子的“狠心”教育。
01
每天坐一块钱的公交上学
董明珠儿子小名叫“东东”,5岁之前和她形影不离。
她加入格力后,就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了。每次见面,儿子都抱着妈妈,舍不得撒手。
虽然心怀愧疚,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教育原则,“不能因为家庭物质富有,就使孩子产生异于他人的优越感。”
她告诉儿子:“你没有什么特殊的,你和别人一样”。
作为女性,董明珠完全自食其力,白手起家。她对儿子说:“如果你想要什么,就靠自己努力去做。”
从小学到大学,董明珠从来没让司机接送东东,而是让他一个人坐公交上学。即使顺路看到儿子,也不会让他上车。
儿子很小就会提出抗议,说报纸上不能老表扬妈妈,也要表扬自己,没有自己这么懂事,妈妈怎么能安心工作。
等儿子毕业后,董明珠才伸出援手,问儿子:以后想做什么,妈妈可以给你一些支持。
孩子却很干脆地拒绝了,他说:“妈妈,您能从零开始,我也可以,我要用自己的实力闯出一条路子来!”
法律硕士毕业的儿子选择到上海发展,凭借自己的实力加盟了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独自闯荡。
董明珠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有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溺爱儿子,让他能够健康成长;
二是我这十多年使格力成为中国的名牌,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名牌。
父母真正的爱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满足,最重要的是教他学会怎么做人,放任和溺爱反而害了他。
02
对孩子最重要的是精神富养
董明珠认为,最好的母爱是给儿子一个能面对任何挫折和困难的坚强性格,培养他独立生存的能力,让儿子学会自己去判断,而不是一切听从父母的说教。
东东从小就很坚强自立,学习上几乎不让董明珠操心,高考也是孩子自己准备的。
到后来,儿子没有活在母亲的光环下,想做律师,自己租房住,董明珠都是在尊重孩子的选择。
她说虽然平时母子之间沟通的时间不多,但从小到大自己没有打骂、批评过儿子一次。
有一次,儿子把她的一块手表弄丢了,孩子外婆很生气,问她那么贵重的手表,孩子弄丢了怎么都不说他?
她说,骂孩子就能把手表骂回来吗?她只是认真地告诉儿子,这是自己用多年积蓄才买来的一块手表。
儿子心里自然就明白了,他以后也就会注意了,人也变得更加细心。
所以,靠打骂未必能把孩子教育好。
她教育儿子,不是以“铁娘子”身份来面对,而是用一个母亲的温柔。用温和的方式,告诉儿子做人要细心,要有责任心,要坚强且独立。
自己平日的言行举止里,也在给孩子做榜样。
既然要让孩子独立,就要给他自我发展的空间,儿子虽然很少联系她,却是在关键时刻感动她的人。
2007年,董明珠获得“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过后,儿子给她发来短信:“老妈,我为您感到骄傲,我爱您!”
2016年10月,董明珠被免职的消息被疯传,这时候儿子发来的消息是:“老妈,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您也该歇歇了,就等着抱孙子吧!”
无论顺境逆境,儿子都成为母亲坚强的依靠,可以独当一面。
正如董明珠欣赏的那样,儿子东东身上有着“务实、低调、阳光、向上、独立、自立、勤奋、刻苦、勤俭、节约”这些优秀的品质。
有自己的主见,也会为别人着想,这些就足够令老母亲感到欣慰。
03
真正的贵族是精神独立
我曾写过霍启刚郭晶晶一家带孩子去农田插秧的新闻,真正的贵族不是炫富,而是学会知足和珍惜。
即使家庭富足,也不会养尊处优。生活低调朴实,但一家人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我发现,他们教育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孩子独立,不依附于父母的光环。
即使有资源有条件,也不会让孩子走捷径,不劳而获。
优秀而远见的父母,都对孩子有点“狠”。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04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想和父母们分享,让孩子独立的重要性。
不管家庭条件怎么样,我们无法陪孩子一辈子,与其让孩子坐享其成,不如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生活的能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做父母的要为孩子的长远未来做打算。
当然,我也看到有人对董明珠的教育方式产生质疑。
比如:挣钱不就是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为什么还苦了孩子?
还有人说,怎么不学王健林?给儿子创业基金,让他自由发展。
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我们希望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另外,大部分家庭无法完成王健林“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
但董明珠的教育方法,却是大部分为生活忙碌的父母,都可以借鉴的。
为事业努力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温和的方式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给孩子规矩、空间和温柔的鼓励,不批评不指责支持孩子的每个选择,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