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的盘算,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如果能够大方,何必显得猥琐;如果能够潇洒,何必选择寂寞。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汪国真《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爱情是什么?是花前月下畅谈春云夏雨的浪漫?是未曾相逢却一见如故的邂逅?还是堕落凡尘,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息渗透之下的叙叙叨叨?可能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⒈为什么到了谈婚论嫁,我却迟疑了?
前几天遇到一个有趣的问答:“相恋好多年的恋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生却迟疑了?”当看到这个问题时,作为处于爱情迷局的我来说,有种感同身受之感。
可能吧,猜疑是每个女生的惯病。结婚后,他会不会变心?婚后的他,会不会已经不再是青春年华里那个心动的少年?婚后,他们家会不会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等等让人徘徊的心绪。
朋友小A和小B是大学时期因一面之缘而走到一起的情侣,随着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他们渐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女方迟疑了。我调侃她:“你们两个当时不是情投意合吗?不愿意陪他走进围城啦?!”
小A说:“不知道,感觉还没准备好!以前这事情还没落到我头上的时候,我觉得婚姻好像就是简单的情投意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但是在进入社会之后,生活的负担让当时在一起的激情和对爱情的朦胧已经渐渐消逝了,我不知道自己未来有没有和他一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是啊,激情殆尽之后,爱情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你情我愿,还会有生活塞给恋人柴米油盐、孩子、公婆等凡尘之事。
懵懂少年时,我不懂婚姻;成年时,我认清了婚姻。我们开始惧怕婚姻没有了恋爱时期的甜言蜜语和婚后的平淡如水与毫无滋润,于是便在相守与相离间开始纠结与选择。
2、世界上哪有天作之合,不过是爱你罢了
虽然世界的事物瞬息万变,但是人的动物性的本质却无法改变。“传宗接代”是男女结合最根本的原因,于是便有了婚姻。
在大多数过来人的心里,婚姻就是坟墓,就是围城,并且在婚姻关系中恰似形成了一套既定的规律:
围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围城内的人又想冲出来。
婚姻的杂七杂八让原来对人生充满激情的两个人顿失信心,甚至颇为沮丧,最后以离婚草草地结束了两个人的感情。
但,婚姻真的不配拥有幸福吗?
其实不然,“幸福”其实存在人们的心中,由人心而定。如若真的感觉幸福,就算生活艰辛二人依然能保持相恋时期的情意绵绵。
当时,父母的结合完全是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习俗,而婚后的他们除了夫妻间的争吵、还有相互扶持。
在父亲三十岁那年,双腿因为积劳成疾而暂时不能下床。那个时候啊,母亲正是大好的年纪。在外人眼里,母亲完全可以抛弃这个家庭另寻幸福。但母亲没有,她留下来了。或许在外人眼里她是傻的,但母亲却很认真地说:“有你家才是完整的。”
或许好人有好报吧!母亲在艰难的时间里陪父亲度过了难关,战胜了缠身的病魔。
虽然,现在二人依然磕磕绊绊,像小孩子一样吵嘴、耍脾气,但是却没有隔夜仇,第二天依旧像没有发生过矛盾般。
或许,婚姻就像父母爱情一样叭。没有恋爱时期的柔情蜜语,没有婚前的海誓山盟,甚至在婚后因过于熟悉而将彼此身份转变成为双方最依赖的亲人,将心中的浓浓爱意表达在生活琐事当中。
3、婚姻,其实不需要过多的仪式感
现代社会,人们愈发注重仪式感。
什么叫做仪式感呢?
所谓“仪式感”,是指具有社会属性的人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
比如:情人节送妻子一束花、出门前给妻子一个吻或者拥抱、纪念日互送礼物等等,其实都可以算作“婚姻”的仪式感。
我承认,在经营婚姻的过程中,一点点仪式感对于喜好浪漫的女生而言会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正如网友@林木然所言的那样,漫漫人生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就好比走夜路时的障碍物,而仪式感却能够如闪烁的灯光一般,照亮夜路,守护着爱情的美好。
但是过于注重形式却忽视了爱情的本质的“伪仪式感”却有时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现代社会,“彩礼”和“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一直是引发“婚姻”矛盾的导火线。
举个例子:
小C和小D按照婚约举行婚礼,而作为女方的小C给男方小D提出要求:房产证上必须写上我的名字,彩礼不能少于我闺蜜结婚时的20万。
而小D刚因为买完房子手头略紧,二人因为彩礼而争吵不休。即使女方深知对方的家庭条件,但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将物质强压给对方。最后二人的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有些时候,婚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仪式”的属性,但在现代人们却将“金钱”与仪式强挂钩。为了一时的虚荣感与“伪仪式感”,却让婚姻生活最后一地鸡毛。
4、说在结尾
婚姻是一场修行,是两个人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虽有风雨,也有彩虹,虽有坎坷,也有壮阔风景,虽有矛盾和痛苦,也有幸福和快乐。
幸福没有标准的公式,而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坟墓。在婚姻的围城里,二人虽没有恋爱时期的耳语厮磨,却有婚姻里陪伴的长情告白。因为,婚姻,从来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