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盛世祭祀——江山圣石寻根泰山

盛世祭祀——江山圣石寻根泰山

作者: bb107ad21a58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3:21 被阅读4次

2019年1月1日,江山圣石(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的“盛世祭祀——江山圣石寻根泰山”,向全球华侨华人新年祝福文化活动在泰山举行,联合单位有中华时代网、中视百星苑影视传媒(北京)文化公司、河南禹州正玉钧窑有限公司等。参加活动的有文化名人有中国琴瑟大师白太华先生,诗人作家刘洪乐先生,诗人剧作家杨子女士,台湾同胞黄俊杰愽士,青年影视导演金一宇,在校学生传统文化公益志愿者赵依冉,老北京贾庆春先生,CCTV《感恩中国》总督导胡明良先生,河南郑州陈建冉、续夏璐夫妇,中华时代网季凤旗董事长,河南禹州正玉钧窑董事长钧瓷大师王现锋先生,中视百星苑影视传媒(北京)文化公司董事长王鹤潮先生,江山圣石(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刘三先生、李丽女士等一行。

泰山祭祀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支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文化复兴不是复古,文化复兴寻根问祖泰山行意义广播博远吉祥美好,刘洪乐先生作泰山奏文:

祭泰山奏辞

刘洪乐/文

今逢盛世,一九开元。新光普照,九州方圆。吾辈奉天承运,幸此躹躬,九叩而祭泰山。心之诚诚,意之涓涓,祈苍穹福泽,祝国泰民安!

时值良辰,长霞飞旋。五岳至尊,千古岿然。是谓华夏天赐,紫气萦环。上溯盘古,神灵顾眷,岁月冥冥,沧海桑田。

泰山出世,峻拔群峦。弘贯经纬,壮阔斑澜,冠上乾浩渺,踏下坤无边。佑我中华,雄风长在,笑傲宇寰。

千秋风流,世代沿延,泱泱古国,于斯万年。犹喜豪迈新时代,更看复兴梦大圆。天下一统,胜景在前。今祭泰山圣岳,必奏高歌凯旋。

时在2019年1月1日洪乐敬书刘三致辞

此次活动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艺群老师的大力鼓励,张老师创作了十六米长卷《纪泰山铭》在泰山向全球华人祝福!《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 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正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

台湾同胞黄俊杰博士在泰山激动的表达对华夏祖先的敬仰!深情的向台湾同胞新年祝福!江山圣石盛世文化纪录下这美好的画面。中华时代网季凤旗董事长代表锐意创新的中国文化推进者们祝贺新年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陈建冉续夏璐夫妇向全球华人祝福阖家欢乐!青年大学生赵依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担当。全体泰山寻根人员齐声“江山圣石盛世江山,我们在泰山二零一九年一月一日向全球华侨华人祝福,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响彻泰山之颠,久久回荡。

上山前,“盛世祭祀——江山圣石寻根泰山”文化行得到泰安灵应宫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霍怀虚道长指导和帮助,使泰山寻根之行得以顺利完成。

泰山灵应宫南北长约150多米,东西宽约40余米,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泰山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庙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据民国时人李东辰著《泰山祠庙纪历》所述,明正德年间(1506—1521)泰安城西南创建灵应宫,为北京咸侯宫的香火院(《泰山通鉴》)。旧称天仙祠,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明神宗颁敕对其进行拓建形成现今南到山门、北至宫后门、东到东更道、西至西更道的规模,并赐额“灵应宫”。这件事被记载到庙内的一块碑上,曰《重修灵应宫碑记》,但遗憾的是这块碑早已不知踪影,在清人唐仲冕的《岱览》中收录有部分碑文。清代重修。民国五年(1916)遭回禄之灾,大部分建筑物及铜像焚坏,仅存有南山门、钟楼、铜阙、正殿、北斗台与禅房等。2002年由泰安市政府投资立项对灵应宫进行了第一期复建,恢复鼓楼、穿堂、回廊、崇台、东、西配殿及月老台等建筑物,再现当年“前后殿庑崇丽、回廊周密”的旧观。

泰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进轨迹,凸显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我们寻根泰山,在泰山之颠向全球华人祝福国泰民安,得到了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泰山碧霞祠住持张诚达道长的十分肯定和欢迎!

泰山:一分景色、一分气势、三分方位、五分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正源在黄河中下游流域,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关键在东部黄淮海大平原上,黄淮海大平原的重心在泰山,古人认为泰山是和上天最近的地方,是“天齐”(脐,即说泰山之高,能达到天的肚挤眼),是天下之中,或传说盘古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从而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在华夏文明核心区内,先秦时代的典籍提到到名山,基本上就是太山和昆仑山。古代以东方为尊,紫气东来,东为最大,泰山恰好在中原东侧,所以是五岳之首,誉为国山,中国上古就有72个帝王到泰山封禅。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指示: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诗人作家杨子女士作《泰山赋》

巍巍泰山,横空出世:矗立亿年,风雨如馨,崛起于华北之东,凌驾于齐鲁之上。横亘于陈蔡之北,溟濛于燕赵之南。千古帝王,封天禅地,万世黎民,求嗣祈福。浩浩兮盈泽无边,嫣嫣兮延庆万年。

甲午仲春,破晓之时,吾等游历泰山之巅。觉飒飒清风,穿越雾霭;熙熙漏光,匍匐沧海。海澜醒豁,言简意赅。无垠光束,锵天开怀。丽天明媚,碧波耀彩。惶惶间、五色驰骋;隐隐呼、千道蜿蜒。莽莽苍苍,云海如焚。呜呼,炎炎红镜,穆穆金波,纯焰沸腾,客子呼狂。笛声邂逅,唱金凤擎伞,玉鸟衔杯。叹壮我中华,独尊岱山。

红日初升,贯霞光、升喜气、飞云烟、逐霜蹄。红光如盘古开天,弦管醉阳,直上主峰。玉皇顶弹竹高歌,光华圆满。儒释道各显神通,箴言漫天。山之娇子,通体红透,似凤凰涅槃,袒露真实。须臾间,泰山起立,读李斯之书,听《史记》之名。惜朝代更替,盛衰轮回。

泰山之仁,不阿天媚世,苟傲立身形。五十亿万年,弹指一挥间,或跪、跪出平坦、或立、立出文明。

红日君临,山间风物,羽化升仙。长寿桥占卜,阴阳界度化。儒释道相伴而来,年月日相离而去。泰山安坐,或看、或听、或忧、或喜,皆静穆积善,慈心专一;峰峦对决,相言、相视、相约、相盟,俱宣扬正觉,如意三千。唯吾泰山,广植德本,喜国丰民安!累劫已远。守至天荒,护之地老!噫嘻,泰山之德兮,厚爱无边。

泰山红日,经白龙池,追无极庙,斗三潭瀑布。

晌午之际,众倦累叠加,昏昏欲睡,突闻飞龙奔崖,客子惊梦,聒野行吟:飞瀑流鸣兮,红光飞挂;黑潭(黑龙潭)氤氲兮,轻烟怯籁。风吹不断兮,划开嶂色;日照还空兮,界破潭围;跳珠乱溅兮,欲穿石壁。泰山稳起兮,隔帘听瀑,闹中悟静曰:清净圣地,须时而鸣不平、而沸腾兮,时而求安宁、而稳固兮。泰山之重,承四海安,抚民心稳。

红日渐退,吾等感寒气袭身,遂作离山计。忽闻山人唱曰:泰山之壮,越历史长河,追溯上元;风雨不动兮。固若磐石!佑我华夏兮,育我黎元!故五岳之尊兮,唯我泰山!积厚重形体兮、重叠山势;富奇松巨石兮、相得益彰!盖文人不绝兮,刻石题字。夫孔丘于此兮,坐席解道。故五皇六帝均已去,石刻碑林解史章。

唱吾泰山,喜四季祥风,各有雄壮。春秋云雨漫漫,彩石溪争黛,馥馥兮香色融合,林茂桃飞!夏至风沙盖天,阴阳界尽染,弥弥兮、灵岩法步,史事烙心!冬有霜雪封谷,傲来峰锁寒,郁郁兮、天门一啸,天街沐洁。嘻嘻,唱不尽泰山之美,写不尽泰山之德,数不尽泰山之壮,料拙笔难诉,游历之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世祭祀——江山圣石寻根泰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h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