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逻辑课。逻辑课的一大特点是:新概念、新符号多,课堂容量大,干货不少。这两次的课是老师的研究生代课的,主要的内容是逻辑的判断,讲了全称肯定等内容。在使用onenote整理笔记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内容可以浓缩在一张图内。第二次上课前,我又通过一些丢节操的记忆方法在10s内背出了这张图上的所有内容,在上课讲解习题的过程中通过回答问题进一步巩固,顺利进入节奏。
这次经验让我回想起上个学期学习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时候, 书本上有元音舌位图以及辅音图,同样是要求背诵的。因为上课要抽背、考试要考,所以大家每次复习都对着那张图背得津(tong)津(ku)有(bu)味(kan)。我的一个同学采取的是这样的方法:她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背的,比如b是双唇不送气清辅音,p是双唇送气清辅音(惭愧,更多的我已经想不起来),几十个字母一个一个过了一轮又一轮,纯粹靠语感过关。
而我自己也没有另外想出新方法,只是根据书上给的框架微调了一下就开工了。我发现,这张图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坐标系(如果可以查到原图的话,可以发现它更像一个表格),要准确描述一个辅音字母,必须有三个要素:舌位、送气与否、清浊。如果将它们各看作一条线,那么三线交叉的那个点就是要描述的辅音字母。通过这样的思路,在我眼里,那些字母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个矩形组成的模块。为了对付考试,我自然是反复推演过那张图,写了多遍,结果成绩也不错,拿了A。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发现,对于知识基础来说,有元知识,那么对于解题来说的话就有基础框架,或者说是分析框架。为了提高解题的效率思索更深层的问题,我认为这些框架是值得熟记于心,甚至在这里我不反对死记硬背。用一种功利的眼光看,这节省时间。
那么如何整理出这样一套框架来呢?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尝试将所有的知识点放在一张图里面。下面简要谈谈我初步构思得出的工作步骤:
第一,打破线性笔记结构。就个人而言,课堂效率好,注意力集中,甚至是对ppt内容进行超前思考的前提之下,我可以边听讲边迅速将知识点整理出一个初步的结构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效率一般,能够完整地记录笔记就算万事大吉的情况下,我会得到一份详细的却没有任何重点的线性笔记。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寻找这一条条笔记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将它们根据某个主题组织在一起,或者是将组织好的模块根据一条更为提纲挈领的总原则重新排列顺序。
第二,寻找一个现有的图形,它特征明显、简洁并能反应你在第一步组织好的模块。这里又分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已经有了图形了,比如逻辑判断的类型是一个六边形,具有中轴线是矛盾关系、上面是上反对关系、下面是下反对关系、顺流而下是蕴含关系以及逆流而上是反蕴涵关系这些非常直观的特点。那么,直接拿来用就是了!第二个就需要自己构造了。举一个最近才学习的例子:如何(系统根据文学史教材及上课补充内容)分析红与黑这部小说?我是这么做的:
因为我读过小说,对情节有印象,所以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是于连(他可以是一个火柴人)一边穿着拿破仑的红色军装(形象可以参照英国女王的卫队那种),一边穿着黑色的教袍。看着这张图,我就会自然想去分析,这红色和黑色到底是什么意思,由不同的理解我又可以得出这部小说是什么类型的,是成长小说,政治小说还是爱情小说?从政治小说我又可以回想起司汤达给这部小说起的副标题——1830年纪事。这里又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呢?这提醒我们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名著,它的来源是司汤达故乡发生的一场真实的桃色案件,同时也反映了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之后法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那么现实主义作品的总的艺术特征又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不多做展开。
总之,这张图上的每一个要素都是框架记忆所要使用的钩子,大钩子上挂着小钩子,一个接着一个。但是也要注意,每一个“钩子串”上所挂的钩子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使得要采用的知识点放在非常里面的位置难以取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通常会在构图的时候采用另一种框架去辅助记忆。比如刚才所说的于连形象和现实主义作品艺术特色这两个框架。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教材上所出现的基础知识框架在分析每一个具体二级目录的时候都会被使用,甚至是反复使用,如此便可从主动运用的过程中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唯手熟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
以上,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大多数同学在复习时候的场景——他们拿着自己未经处理过信息的笔记本,一条一条地看、一条一条地背诵,说不定还能回想起当时课堂上的笑点,然后再接着一条一条地背诵……在熬夜反复以上过程之后,脑子胀胀的,感觉充满了知识,走上考场之后发现无卵用。
出现什么问题了呢?撇开时间管理等复杂因素,光看笔记这点,线性笔记的优点是如实还原记录笔记的顺序,但是随之而来会产生两个致命缺点:要么是紧密黏在一起,只有背出第一条,才能背到下面一条,如果第一条背不出,那么阵亡,就像背绝句律诗之类的一样;要么是散乱无章,考试的时候根本无法提取有效信息,更不用说是从不同的模块里抽出一条来重新组合答案这种题目了。
在分析完误区之后切入正题:组图法到底有什么用?
第一从记忆本身来说,一张图的记忆负担大大小于几十条缺乏逻辑关联的线性笔记。组成钩子的是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而非一个个句子,这也减少了记忆的难度。而且这张图是形象的、被人为创造了视觉刺激的,所以记忆的效果也比白纸黑字要强得多。
第二从知识获得的顺序来说,它表现了注重框架和元知识的思维。通过打破线性笔记的单一顺序,深挖逻辑,最终抽象出的框架比直接从教科书上给你一个让你死记硬背要来的有效得多。因为这是你自己推导组合的,尽管不是最完美的,但这一定是你自己的。也就是说,抽象框架的过程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傻傻背书到天明了!
说到这里,一切都是我个人经验的总结而已。学习的个性化太强,绝不保证对任何人都有效。更何况,这些都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阅读、上课并完成笔记的基础上的。说到底,笔记方法、记忆方法只是一种术,而不是学习之道。想要真正学好,要纠结的恐怕不是这些浅层的技能,而是如何挖掘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并付出实践的“元方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