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年风雨大宅门

百年风雨大宅门

作者: bobo0711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1:10 被阅读0次

          一段家族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段历史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显得沧桑与厚重。当我们去重温这段风云际会的历史,去缅怀那些辛勤劳作,在风雨飘摇中奔走呼号的先辈们,去品读一座大宅门在历史中沉沉浮浮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在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尊崇。

    一、 兰竹扁担

          光绪六年,大地在连年饥荒的侵袭下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广阔的田野上游走着饥饿的拾穗人,耕牛拖着疲倦的身体抗争着沉重的犁。一个人正行走于这坝中的田埂上,只见他肩上扣着一根发亮的扁担,两头硕大的箩筐将扁担压得如弓一般。

          这人便是何尚志。光绪六年,尚志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今麻城市鼓楼办沈家庄)前往陕西省镇巴县观音区大市川乡(今镇巴县观音镇马家营村)谋生。在大市川这片土地上,勤劳淳朴的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农民的生活依然很窘迫,土地像乳汁干涸的母亲,已难以哺育她的孩子。尚志初到此处,靠做长工维持生计。生活的磨砺正历练这这个年轻人。

          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人像尚志一样,流离失所,靠双手维持着微弱的生计。生活的苦难像一把双刃剑,它能使人麻木使人沉沦,也能激发人生存的斗志。正所谓穷则思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生活的磨砺给予了尚志独特的眼光,他开始谋求一条改善自己以及周围人生活的道路。他把目光转向大山深处的资源,比如山核桃,土漆,毛皮等,这些物品都被外界争相追逐。同时,封闭的山区也需要外界的物品,例如布匹,先进的劳动工具等。若能货通有无,那将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然而,要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商路,首当其冲的阻挠便是翻越大巴山和秦岭。伊始,尚志用双肩挑着货物,一路走便一路请教当地的居民,勘察并记录路线,万水千山便用一双草鞋丈量,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走上了一条朝圣的路。苦心人天不负,尚志最终开辟了从陕西镇巴大市川到湖北汉口的通商路线(大市川——安康市石泉县——湖北汉口)。从此,大山深处有一个个这样的“挑山工”,他们弓着腰,青筋突起,大汗淋漓,走在悬崖峭壁见,走在云海深处,走在一条充满憧憬与渴望的路上。

          何尚志胸怀理想并勇于践行,他拥有的不仅仅是勤劳,更有一种勇于探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能可贵。他所探索的通商之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外界新的思想也悄然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毫无疑问,这种贡献是巨大的,应当被历史所铭记。

    二、 耕读为本

          “耕读为本”出自明朝施耐庵“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这也是何家新生一代的家传祖训,正所谓“耕读为本传祖训,诗礼传家垂风范”。

          父辈夯实的家业传到了何廷扬(何尚志之子)这一代。历史正处于风云变幻中,时代的起伏更迭也在大市川这个地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历史正在静静地凝视着何廷扬如何驾驭这座风雨飘摇中的大宅门。遍历史册,家族式的财富传承以失败而告终的先例不可胜数,因此便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面对着满堂儿孙,何廷扬最为担心的便是他们骄奢淫逸,玩物丧志。若是这样,父辈们集聚的德行也就葬送了。

          家谱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日何声文(何廷扬之子)因犯某事被父亲训斥。声文被要求跪于供奉祖宗的神台前,面对列祖列宗,反思自己的过错,任何人求情都无济于事。父亲便讲述祖宗们创立家业的艰难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最终声文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尽都管家业丰厚,但廷扬主张“富门寒教”,儿孙们的吃穿用度不能铺张浪费,每天也必须要由人带着参加农业劳动。在读书方面,廷扬主持设立了家族私塾,凡是族内的孩子读书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凡品学兼优着,皆赠送粮食及钱财补贴家用。

          廷扬一生为人低调,他强调教育后辈,传承家业应遵循“耕读为本”。他认为不管家业大小,自己以及后辈们都流淌着农民的的血液,这种朴实无华一生都受用不尽。凡是那些招摇过市,锋芒毕露的人最终都不得长久。这也是他强调的“耕”的意义。同时,廷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人应该胸怀大志,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规划和追求。只有熟读诗书,方可明理通道,才能使家族万古长青,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他强调的“读”的意义。

          纵观何廷扬的一生,他明确地确立了家族教育后辈的理念,也即“耕读为本”。这对于整个家族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当今社会也是值得借鉴以及推崇的。

    三、 开仓济民

        民国二十六年,陕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川陕地区土匪猖獗。人们既要耕种脆弱的土地又要躲避土匪的拉壮丁(当地称之为“棒老二”)。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老街上没有了商铺,也没了赶集的人。人们都开始往山里躲,要是谁家发现了土匪,喊上一身“棒老二来了”,都开始像野兔一样往山里的丛林跑,那些没跑掉的就被拉走了再也没回来。

          何家的家业传到了何声文这一代(何廷扬之子)。连年的自然灾害以及土匪的威胁,使得何声文不得不思考如何稳固这座在风雨飘摇中的大宅门。村里开始出现了营养不良儿童致死的现象,接着饥荒继续蔓延,老人开始被饿死。络绎不绝的人开始上门借粮。“家里还有多少粮食,咱们要借,咱不能看着乡里乡亲的饿死”,何声文在家族会议上说道。当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声文都把他们压了下去。

          据何氏家谱记载,何声文当时采用的借粮方法是“大斗出,小斗进”。当时量米的工具是斗,当大家来借米的时候就量给别人若干斗米。然而还米的时候就有意思了,同样的斗中置放一插香烛用的石狮子(如茶杯大小)。相比于原斗,装有石狮的斗便变小了,也即所谓的大斗与小斗。因此大家借出的粮多,归还的粮少。这种借粮方式并非是简单的施舍,通过还粮的压力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那些还不上粮的人,则也送他了。

          借粮运动使得仓库空空,家里人也早已缩衣减食,每日只喝两次粥伴着野菜。年迈的何声文杵着拐杖站在田埂上,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土匪早日被消灭。在风雨飘摇中这位年迈的老人承担了一份伟大的历史担当,为何氏大宅门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年春,土匪被打散,人们又开始春耕播种,依然把希望寄托于土地。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就像在母亲怀抱里嬉戏的孩子,放纵着自己的调皮,以及对乳汁的贪婪。上苍是仁慈的,人们在收获的土地上欢呼雀跃,然后把上年借出的粮食归还。有趣的是,等待他们的是那个小斗,以及斗里的那个石狮,他见证了一个年迈老人如何“铁肩担道义”,见证了一座屹立的大宅门,见证了人性的伟大。

    四、 精诚团结

          十年动荡,古老的中国所历经的这场浩劫让大地满目疮痍。大宅门昔日的繁华已不再,只有那门前长满青苔的上马石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车水马龙,只有那躺在墙角的小石狮还在记忆中凝视着这座大宅门的担当。

          何名杰(何声文之子)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跟着兄长学习木艺,累月在外做木活。妻子扬美翠还要带着几个孩子到大集体去挣工分。一张张等待喂食的嘴巴让这两位家长不得不满负荷的劳作。冬夜,父亲从外干活回来,孩子们都探起头来,期待父亲带回来事物充饥。父亲卸下背篓,从衣包里倒出小土豆,还有零零散散的干玉米粒,这些都是做木活的主人家给的。孩子们一下子蹦了起来,欢呼着“有吃的了”。母亲便检出部分土豆留着,然后在火炕里烧土豆,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一会儿便掏出来滋吧滋吧的吃。这座大宅门里的困窘前所未有。但何名杰与扬美翠的勤劳正维持着家庭的延续,哺育着成长中四子一女。

          由于条件的限制,后辈们都没都太多的书。但祖宗留下的“耕读为本”的家训依然流淌于血液中。“勤劳朴实,明理通道”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以及价值观念。老大老二老三都出门打工,作为那个时代典型的农民工,他们游走于矿山丛林,游走于戈壁沙漠,游走于城市的霓虹灯下。但无论是在天涯海角,他们心里牵挂着老婆孩子,牵挂着心灵深处的归宿。老幺学习成绩很不错,大家都鼓励他读书,他也很争气,最终从大山走了出去。

          三兄弟头脑灵活,为人仗义,逐渐经营一些小生意。自九五年过后,三兄弟开始瞄准城乡客运,开辟新的客运线路,投资运营县级,市级,省级客运车辆,并经营其他生意。兄弟们牢记为人要有担当,若干年来私人出资并组织修桥补路(观大公路:自大市川至观音镇,自董家湾至老院子的村级路),并出资修建了通往董家湾的水泥路。其所经营的通村客运车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并带动了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老幺为人诚信,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现是陕西恒万达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所经营公司为全国交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家乡的就业创造了有力的平台。何家的这种价值观影响深远,根植于子子孙孙的思想中,早字辈中也有在美国攻读博士的。

          当今社会,外界诱惑此起彼伏,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交融,但何家兄弟们精诚团结,至今仍未分家。兄弟间,妯娌间相互包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种处世哲学是之得借鉴与推崇的。

    后记

          纵观这段百年历史,我们看到在时代的变革中何家这座大宅门的风雨沉浮。概括起来便是“为人当朴实无华,处世当明理通道”,这种精神当广为传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年风雨大宅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i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