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在心口难开”——读《隰桑》
我自己弄的这个“手抄诗经”活动进行的还算顺利,到今天已经抄到了第244篇:《隰桑》。刚开始抄的时候,有新鲜感、刺激感,遇到和以前理解不同的字句、读音、注解、篇章时,往往会停下抄写工作,对这些不同进行一些整理、探究,因而也就写了如“我理解的周南”之类的几篇东西。但抄着抄着,抄写的快乐逐渐占了上风,偶而遇到要进行整理、探究的材料也只是随手记在纸上,没再及时跟进,因而也就没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这就是在过去的整整20天时间,我一篇东西也没写的原因。
今天上午打完球之后回家,照例仍是抄写,抄完《隰桑》时到了饭点儿,然后下楼吃饭,然后午休,然后起床,然后边喝茶边看朱熹的有关注解,在看的过程中,突然感觉这首诗的最后一章“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有点异样,仔细考据了一下,居然追溯到上大学时听过的一首流行歌:“爱你在心口难开”!
80年代那会,西方诸如迪斯科之类音乐开始传入并盛极一时,在当时,把西方流行音乐与中国古典文化结合的作品中,港台人搞的好且多。内地歌手中,只有以爆炸头、蝙蝠衫、健美裤为主打形象的张蔷可以与他们一较高下。1986年,张蔷甚至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成为当年全球最受欢迎的三大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邓丽君、张蔷。张蔷当年的那首“爱你在心口难开”也极风靡,因而在我心中留有很深的印象,这首歌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忧伤的音乐,二是含蓄的情感,三是英汉双语互杂。
今天从网上抄了以下歌词:
wow wow yea yea
爱你在心口难开
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爱你在心口难开
wow wow yea yea
日夜把你来等待
看到了你我只会笑
千言万语口难开
你可知道我在爱你
怎么对我不理睬
请你轻轻告诉我
不要叫我多疑猜
wow wow yea yea
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I'll love you twice as much tomorrow
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在中国刚刚全面打开国门之际的80年代,西方的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包括音乐方面这种双语夹杂的风格,因而也让我感觉新奇并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我佩服张蔷的这首歌,主要是因为在那个西方月亮都比中国圆的年代,她的这首歌居然没有按西方的做派直接喊出“我爱你”,而是坚定地保持着东方文化骨子里的那种含蓄美:虽然爱但不说出来。
当然,尽管我当时感受到了这首歌里表达的东方含蓄美,但这种东方含蓄美的出处在哪里,我当时并不知道也没有去探究, 直到今天,我抄完《隰桑》并在浏览朱熹的注解时,才突然意识到这首诗就是东方含蓄美的真正出处。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由于时代变迁,诗里有好多字、义比较难懂,先来解决这个:隰,下湿之地,宜种植桑树。阿,通婀,好看貌。难,念nuo,茂盛貌。君子,有德行的人,这里指少女的心上人。沃,柔美貌。幽,青黑色。胶,牢固。遐,何,为什么。谓,告诉,诉说。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翻译:
湿地桑树多漂亮,它的叶子真茂盛。既然见了心上人,我的欢乐如何说?
湿地桑树多漂亮,它的叶子柔又美。既然见了心上人,我为什么不欢乐?
湿地桑树多漂亮,它的叶子青黑色。既然见了心上人,他的德行磐石固。
我的心里真爱他,何不亲自告诉他?我爱只在心中藏,时时刻刻怎敢忘?
我们东方民族自古以来都以含蓄为美,因此,就算这位妙龄少女见到了内心万般喜欢的心上人,她也不会当面向自己的心上人说出“爱”这个字,这其一是怕如果她当面讲出来的话,有可能被认为是轻浮;这其二当然是怕遭对方拒绝。在我们民族中,这是涉及核心价值观的大问题,无论男女都不会当面说出来的。而张蔷的这首“爱在心中口难开”,表达的正是这种情况,也可以说,张蔷这首歌的文化基因,正是我们东方民族的基因,而《隰桑》也就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这首歌的真正本源。
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巨变,尽管《诗经》里面好多的字词、音义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诗经》仍是我们民族最初的文化基因,这基因就沉淀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也都能在这个星球上找到标志我们民族自己的符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