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生家庭的九个典型问题:
1.父母不断地贬低孩子,孩子容易形成讨好的个性。
2.不对称的或者缺席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疏于陪伴和关爱,无法及时的关注孩子的需要。
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物质而是关心和陪伴,小时候没有得到情感陪伴的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或者焦虑矛盾型的依恋模式,进而影响她的婚恋模式和依恋关系。
3.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控制,你只管分数,什么都交给我们,你必须。。。。。。被养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是巨婴,要么没有自我。
4.父母本身有严重的恶习,比如酗酒、赌博或者有严重的情绪和精神问题。
潜意识让一个人寻找的不是理想伴侣,而是和父母相似的伴侣。
5.父母对孩子有身体虐待、情绪的宣泄,暴力不仅仅在身体上给孩子带来伤害,还会在心里留下深刻的扭曲,被虐待的受害者可能成为施暴者,加害伴侣和孩子,甚至会报复社会。
6.父母对孩子有言语的虐待,你笨、蠢、懒。。。。
让孩子对自我的感觉非常糟糕,进而产生极其低下的自我评价,我不配成功、我不配幸福,产生极度自卑和自我厌弃。
7.父母对孩子有性侵犯。
8.完美的父母。这样家庭的孩子可能找不到和父母一样完美的对象。
9.假性互惠的家庭模式:父母用有条件的爱和压力要挟孩子,孩子以大人的意志为中心,没有自我,没有主张,对大人言听计从。
家庭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集合,更像一个体系,它容纳着彼此紧密相连的人,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以深刻的,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
家庭就像交织着爱、自尊、焦虑、欢乐、内疚的复杂网络,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在其中此消彼长。由家人的态度、理解和相互的关系,混合成了一种混沌、海洋里的、不断的翻腾。
家庭如同深海,我们无法从表面去看透其内部的运作模式。当我们潜入到海里越深,我们发现的就会越多。
反思:在我碎片的记忆里,父亲存在感不强,母亲性格急躁,干活是把好手,每天忙里忙外没有闲过,说话基本靠吼,走路基本靠跑。我性格不急不慢,做事慢条斯理,时常挨骂。
我儿时形成了部分讨好型人格,通过乖巧听话讨好父母,这一招确实在小时候让我生活的更好,当然成年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没有建立完善的自我,在关系中特别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学习现在自我在逐渐诞生。
第一、六、九条都中了,相信假性互惠在很多家庭存在,孩子乖并不是好事。被长期语言批判控制的孩子,自我价值感低,成年后即使有一定的成就依然会有这种内在错误的核心信念。
第二条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在当时是件奢侈的事情,父母忙着生存问题,哪有时间和精力呢,所以我一直觉得很孤独,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心里有想法也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倾听,父母都在身边,却依然孤独。现在回老家和父母沟通的依然很少,自己的喜怒哀乐依然和父母说的很少。
学习上父母从来都不管,反倒是成就了我的学业。母亲在生活上大包大揽,所以我的生活自理内能弱,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设限,可以重塑的。人在那里有成就感就在哪里有兴趣,在哪里有挫败感就在哪里散失兴趣。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被任何人欢迎;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与信任,就会觉得自己很可爱,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以心理暗示会随着我们长大而根植到心灵的深处。
咨询师是心灵的神探,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果及因,从家庭状况看到那些潜藏在背后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和机制。
二、到底是什么形成了会伤人的家庭?
核心信念,不健康的反应模式和不会爱的父母。那些创造的心碎刺激,我不够好,我不被爱,这些负面的核心信念和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等于受伤。
两个人在互动交往时,其实是两个防御机制在相互作用。这些防御机制是我们儿时为了保护自己而穿上的铠甲。成年后,这些铠甲成了自我束缚和刺伤他人的武器,刺激来了,不健康的反应机制就自动触发。
虽然外在的威胁没有了,譬如父母的语言谩骂贬损、情绪宣泄等,但是童年的创伤已经进入潜意识,如果不自我觉察和疗愈会伴随终身。荣格说:如果潜意识不进入你的意识便成了你的命运。
怎么解决呢?觉察,接纳,改变,成长。通过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反观自己的反应模式,然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慢慢的改变自己不健康的反应模式,实现自我迭代和成长。迭代周期取决于一个人学习和改变的速度,大约半年一个周期。
三、咨询师五步帮助来访者从这些伤痛中走出来:
第一步:咨询师要把焦点聚焦在这个孩子自身的改变上。因为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聚焦父母的错误,父母不懂爱等,不利于来访者解决自身的问题。
即使同一对夫妇养出来的孩子也千差万别,一个人的反应机制也是自己选择的,或者说这些童年创伤也是自己的选择。
第二步:不能做过度的正向疏导,急于让来访者去宽恕和感恩。
第三步:帮助来访者建立自我安抚的习惯,也就是要学习成为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安抚内在小孩,先同理,同理之后,仔开解和安慰。
第四步:帮助当事人了解那些潜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和机制。
第五步:陪伴当事人开始对自己的信念和反应模式做重塑。代际传递,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学识、自我反思的能力,接纳所发生过的一切,放下对父母的怨恨,从与父母的关系纠缠中解脱出来。学会自我关注、自我关爱、自我疗愈,也可以在关系中互相疗愈,爱是一切的答案。
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灵魂的选择,我们是想要来地球玩的,体验和学习功课的,人生即体验罢了。有时候不是父母不爱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下意识的拒绝爱和推远爱。根据ABC原理,一个人对事件的反应,取决于这个人对事件的认知,而不是事件本身。
一个人会有意、无意的以某种自伤的方式,去思考、感受和行为。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把自伤的方式变成有益的方式。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做出新的选择,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坚持努力直到穿越和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