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确之祸 读帝国的惆怅有感

正确之祸 读帝国的惆怅有感

作者: 悍匪邢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21:33 被阅读39次

我们今天的故事从汉朝的一桩公案说起。

话说公元前154年,时任汉朝国家副总理兼监察部长晁错大人跟往常一样穿着朝服去上班,他还想着今天要给当朝皇帝汉景帝点什么政策,想着要报答景帝的知遇之恩。可是,谁知道那天的首都公安厅长没有把他拉到皇帝跟前,而是把他拉到了东市——清朝的菜市口——晁错直接被腰斩了。

这事放在现代简直不可想象,一个国家的副总理,那可是比《人民的民意》中的大boss赵立春还要大的官啊,而且赵立春好歹还被双规,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才锒铛入狱,而我们这位晁错晁大人那是被骗到刑场杀掉的!

出现这种怪事情,应该有两个原因:1,有坏事,2,有坏人

在晁错的案子上,这两个者都有。

1.看对方向的晁错

晁错的直接死因是削藩,那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削藩。

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捡起来了当年周天子实行的封建制度,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孩子们,让这些姓刘的凤子龙孙们能够好好管理一方土地,如果中央什么时候出问题了,就让这些地方上的亲王们来帮忙。

封建制度说白了,就是这样。

而这种制度,在根上就有两个bug:

* 各个地方亲王因为对当地有完全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也就是百分之百持股,因此,这些人会玩了命的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地方势力一大,就会威胁中央的权威。

* 第一代皇帝一般都能镇得住场面,毕竟全国的亲王都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当过了几代甚至十几代之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的那些家伙们,虽然还是刘姓子孙,可是早都已经非常疏远了,他们要论亲戚关系,得向上捯饬好几辈才能扯上一点点关系,如果不理解,你可以把拉出来自己的家谱看看,看看你爷爷的兄弟的那几支,你还有联系么?

基于上面这两个bug,就产生了一个更大的Bug

* 老子现在虽然只是个亲王,但是我要好好发展,等我发展壮大了,我就把你皇帝拉下马,自己来当皇帝。什么?现在的皇帝是我爷爷的兄弟的儿子的儿子?我哪管得了那么多!跟他没交情。

说完了封建制度的内生性Bug之后,我们再来看晁错。

晁错早都明白这个问题,而且很早之前就看到了当时的吴王刘濞有造反的可能性。要知道,刘濞所在的吴国是在现在的浙江地区,这个地方在当时可是非常发达,不过不是因为当时的浙商,而是因为浙江所处的地理环境。

一方面,浙江这地山多,而且很多山里面都有铜,刘濞拿了这些铜就可以炼成铜币,由此吴国的货币流通量变大,经济当然有增长。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道理,咱们都懂。

另一方面,浙江挨着海,可以煮海为盐,而盐这东西几乎每家每户都要用到,所以,当时的盐非常值钱,是和现代的石油一样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刘濞会甘心的做个亲王就算了么?应该不会。而且,从当时刘濞的各种表现来看,刘濞的确是有叛变之心的。

所以,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除这些藩镇,是完全正确的决定,而且晁错说:这些拥兵自重的藩王们,你削他,他也会反,你不削他,他也会反,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打他个措手不及。

2.被牺牲的晁错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晁错既然是对的,为什么会发生在一开始晁错被骗上刑场的故事呢?

这就要说到当时的基本态势。

晁错向汉景帝力陈削藩的好处以后,景帝决定削藩,这一削可不得了,本来按兵不动的各个藩国都不干了。我本来当着我这个小地方的土皇帝当的挺好,你竟然要剥夺我的权利。于是,这些人抱着陈胜吴广“反亦死,不反亦死”的决心,居然联合起来,真的造反了。

而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意思是要清理掉皇帝周围的龌龊小人。

不用说,这个小人,当然就是晁错。

于是乎,一个名叫袁盎的大臣建议汉景帝说:这些人既然名义是要清君侧,那我们如果把晁错杀掉,那这些叛国也就师出无名,叛乱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个建议现在看来,简直是猪一样的建议,人家吴王刘濞准备了那么多年的叛乱,岂是你杀一个晁错就能平息掉的?杀了晁错,他还会找到其他的理由叛乱。后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而晁错,就这么被杀掉了。

一个典型的政治牺牲品。

3.天怒人怨的晁错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个汉景帝以及叫袁盎的家伙简直是一对蠢猪,你也可能说当朝的其他官员们没有脑子,晁错这么好的,这么有远见卓识的官被杀之前,居然没有人替他击鼓鸣冤救他一命。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事实可能更残忍。晁错的同僚们不仅不救他,而且还害他。

要知道,当时的袁盎只是一个被罢了官的庶人,他给皇帝的意见,只不过是一个个人意见而已。而官方的,真正的,要把晁错干掉的意见,是当时的丞相,中尉,廷尉,也就是政府总理,公安部长,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提出的。这三个人提出要杀晁错,他能不死么?

那么问题就来了,晁错为什么这么遭人恨?

在我看来,就在于晁错对于正确太执着,而对于实现正确的手段方法,又太无知。

话说晁错给汉景帝提出削藩政策之后,一时间舆论哗然,天下人心惶惶。晁错他爹就跑来给晁错说:皇帝刚刚上位,大人为政用事,就侵削诸侯,离间人家骨肉,究竟是为什么?

晁错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他爹说:他们刘家倒是安全安稳,我们晁家可就危险了,我走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说完这话,他爹回家以后,就服毒自杀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晁错是个对自己主意异常坚定的人,而且他一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周围跟他有相反意见,或者不同意见的人就是错误的。可是实际上,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么二分的么?只有黑白之分,是非之分么?削藩这么大一件事情,你的意见就全对么?从哪个藩国开始?节奏如何?是直接把藩王打成平民,还是保留财富,但剥夺政治权利?这些问题难道不需要讨论么?如果需要讨论,那别人说两句又怎么了?

可是,晁错这样执拗的家伙完全听不进去任何所谓建议,任何人只要提建议,就是反对他,晁错就要把他干掉。

你说,这样的改革者,能不糟人恨么?

写到这,我就要说到今天的主题了:所谓正确到底有什么用?

我们这一代都是通过中国高考制度走出来的,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哪怕是开放性问题,我们习惯于找到那个所谓正确答案,因为拿到正确答案,我们就可以的高分,就可以上好大学,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可是,在进入到社会以后,我们发现,所谓正确很多时候不好使,比如:

你知道中国房价会跌,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跌,因此这个正确对你毫无意义。

你知道做人应该正直,可是今天老板就让你帮他做假账,不做你就没工作,于是你还是半推半就的做了,这个正确对你也没意义。

所以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简单的二分对立,而是有大量的灰色地带。而学会如何和这个灰色地带相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而是否拥有这种大智慧,则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做事情的成败利钝,这里面例子就太多了。正面的例子,比如曾国藩和张居正,这两个人一个贪污一个勾结宦官,在传统的两分世界观中,都不是什么好人,可是,正是这两个特点,帮助他俩完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帮助他们实现了明清两朝的两次中兴。

而反面例子,除了前面讨论的晁错,还有一个就是王安石,这个人也是出了名的认死理,谁要是敢给他提意见,那马上就是打成反动派,而正是这种“和我不一样就是反革命”的思路把宋朝政治推向了党争,由此导致宋朝由盛转衰,如果我们从中国大历史的格局看,把宋朝看作整个中华文明由盛转衰的转捩点,那么王安石就得为中华文明的衰落负责。

当然,我这么说是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我只想说,所谓正确当然有价值,但是知道正确并不能保证你能抵达正确,你要学会妥协和合作,也要学会和内心的正确抗争,更要学会在灰色地带中前进同时还不破底线,只有学会这些,正确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它的价值。

最后,送给你们一句话,美国总统林肯说过:指南针能够告诉你前进的方向,却不会告诉你前进路上有多少坑。

相关文章

  • 正确之祸 读帝国的惆怅有感

    我们今天的故事从汉朝的一桩公案说起。 话说公元前154年,时任汉朝国家副总理兼监察部长晁错大人跟往常一样穿着朝服去...

  • #读书#儒学为什么适合做统治思想

    读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惆怅》有感。 儒学为什么适合做统治的思想? 因为儒家是维护君主制度的,这倒跟法家一样,但法家...

  • 变法强秦,生死相扶

    -------读《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有感 历数战国之世,为何变法能在秦国彻底推行,促国崛起?盖有明君强臣...

  • 2018-02-17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依,读之不解意为哪般?

  • 杜娟10月19日读《寄杨邃安阁老》有感

    杜娟10月19日读《寄杨邃安阁老》有感……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很喜欢...

  • 何识巫山云

    倚偎长江水, 可揽巫山云。 节度龙宫满, 方来万马军。 读潇清妩毓友《赤蛇之祸(一)》有感

  • 建帝国六代之感

    《大秦帝国进阶指南》:大秦帝国进阶手册,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

  • 建帝国六代之感

    《大秦帝国进阶指南》:大秦帝国进阶手册,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

  • 读《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有感

    读《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有感 2015年12 月20日星期日 有人常道“开卷有益,读史有感”此言不虚。短短...

  • 读《消失的帝国》有感

    在圣经中记录了埃及与五大帝国,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 埃及当时是因为“自然”而兴盛,又因“自然”而衰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确之祸 读帝国的惆怅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qc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