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练习一万个小时成天才?

练习一万个小时成天才?

作者: 木樱桃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7:29 被阅读0次

    欢迎转发  空间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较长,朋友你或许已经习惯了高阙值点的阅读刺激,衷心希望你能耐心读完,有所思,有所获。)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Outliers)一书。此书的影响巨大,它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可是,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成为顶尖高手的确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每天练3 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的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比如对音乐家而言,需要训练15 ~25 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在某些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对体育和音乐之类的项目来说,没有天赋可能再怎么练也没用。一项2014 年的最新研究发现对音乐来说天赋比练习时间重要得多。一对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练习时间相差两万多个小时,但是他们的音乐水平居然是一样的。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式的练习和专业选手的训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行往往只看到专业选手是全职训练的,而且练得挺苦,却忽视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味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俱乐部,你要能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

    好消息是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哪怕我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世界冠军,也可以借鉴一些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来完善自我。比如我从来没有争夺诺贝尔文学奖的愿望,但我也可以在业余时间使用科学的练习手段来提高一点自己的写作水平。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各领域高手训练方法的总结。

    人们一直在各个领域中不自觉地使用这些办法。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统计他们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他们调查这些学生的父母情况和家庭环境,并了解学生在来音乐学院以前的学习情况,比如从什么时候开始练琴的。他们甚至要求这些学生做了一个星期的日记。科学家们把获得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与学生们的音乐水平对照,来寻找使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 年,一本九百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此书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这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科尔文(Geoff Colvin)的《哪来的天才》(Talent is Overrated)和科伊尔(Daniel Coyle)的《天才的密码》(The Talent Code)等等[ 3]。这个领域至今仍然在不断进步,随时都有新的理解和应用。

    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 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此后,不同研究者和作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这里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成以下四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为什么大多数童星长大以后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小时候练得太累把他们练“废”了,而是因为早期实在太辉煌,而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童星们早早地就获得了一个足以取得骄人成绩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里面的技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资本,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对新技能的学习,并逐渐丧失竞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搞科研跟参加数学竞赛是两码事,演中年女人跟演小女孩是不同的表演,成人职业足球跟青少年业余足球是两种踢法!只在学习区练习,这很难。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迈克· 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就退化到了8 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 伍兹。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伍兹的动作。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调整姿势,重新开始。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那么,他们如何做到不“自动化”?

    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中超江苏舜天队前主教练德拉甘曾经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提到,中国球员“看问题都只会看直线,懂得曲线思考的几乎没有”——我看过太多球员在机械地练习下底传中,结果到了联赛里,很多球员不管队友身边站了多少防守队员,也不往旁边看一眼,直接就按照习惯一踢,传丢一次不算,还会接连犯同样的错误。中国这种训练足球的办法把运动员给练废了。如果是泰格· 伍兹,他一定会从易到难,针对禁区里不同的情况练习不同的下底传中,或者别的处理办法。而中国球员只会一种下底传中。这种传中方法显然早就已经是运动员的舒适区,可是他还在练!他可能已经能够完成非常准确的传中球,只不过这种机械化的准确就如同有的民间运动员专门练习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远距离投篮一样没用。这就是为什么德拉甘在同一篇访谈中说“过于追求单个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是我看到的最不可取的方式。”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我国的高考制度其实是鼓励学生自动化,因为考题的难度有上限,一个好学生反复练习的结果就是对解题的“自动化”。他本该把时间用到学习更高级的东西上去。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

    我经常在微博上看那些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的发言。如果你初上微博,你会觉得他们说的话非常有特点,有时候简直是真知灼见。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你就慢慢发现他们说来说去永远都是那一套。我甚至觉得如果这帮人突然消失了,别人完全可以编写一个机器人程序替他们发微博。世界上的新闻每天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对这些新闻的解读和评论永远不变,他们的发言有高度的可预测性。他们的思想死在了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八十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使得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的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 扎克伯格作为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和CEO,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之一。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脸谱网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制力。这些目标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关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 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 年是学习中文,2011 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 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 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 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乔布斯临死前,华尔街日报记者沃尔特· 莫斯伯格曾经采访过他一次。那个时候,全世界包括乔布斯本人,都知道他很快就要死了。这时候的乔布斯是个什么状态呢?

    莫斯伯格写道:在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尽管仍在家中静养,但我依然受邀前往他的家中。尽管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在他的坚持下,我们还是走向了附近的公园。他解释道,他每天都会出来走走,而且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今天的目标就是附近的公园。我们边走边谈,他突然停了下来,看起来情况不妙。我恳求他回家,还特意告诉他,我不懂心肺复苏,因此第二天的报纸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标题:《无助的记者导致史蒂夫· 乔布斯命丧街头》。但他却笑了,并拒绝了我的要求。莫斯伯格说,“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

    2.掌握套路现在我们要说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了:基础训练。

    当一个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到底练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是套路。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你在一分钟内记住下面这十四个字,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山州 吴男 十钩 不收 带儿 取关 何五就算你真能记住,我也敢打赌第二天你就会忘记。可是如果我把这十四个字重新排列组合一下: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你很可能一秒钟就能记住。因为你早就知道这句诗!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short term working memory,有时候也简单地称为“短期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long term working memory)。

    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得多。关键在于,长期工作记忆并非是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为“块”(chunks)。比如,一场棋局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些看似杂乱摆放的棋子,而在职业棋手眼里这些棋子却是几个一组分成了很多块的,通过识别这些块,职业棋手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棋局,甚至同时跟多人对弈盲棋。更简单地说,如果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个字母,职业棋手看到的就是单词和段落!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只认识字母但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对一本英文书会是个什么情况。

    我在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

    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遇到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两种套路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现在有了书籍和网络,人们已经不再直接追求记忆力了,但是在古代,记忆力几乎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能力。至今,非洲的某些部落首领断案的办法,仍然是从自己满脑子的谚语和俗语中找到一句适合当时情形的话,来让双方都满意[ 7]。孔子说“不知诗,无以言”,一开口就往外冒名句的人在口语时代肯定是特别受尊敬的。据说所罗门知道3000 条谚语。以量取胜的套路通常是容易掌握的。今天知道个典故,过两天写文章用上,并不费什么工夫。我上大学的时候出于某种今天看来并不可取的心理,希望能提前一年毕业,主动选了很多高年级甚至是研究生的课。这样我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某些非物理类课程学完,而事实证明这完全可行,也许人人都能做到。我常用的做法是根本不管老师讲课的进度,按自己的节奏直接看书突击学习,有时候一下午就能学好几章。我曾经用大概一周的时间分别学完了半学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且还考了满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课程里的关键套路非常有限,而且逻辑性很强,只要看懂了就很容易掌握和使用。

    但是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学理工科的人看不起学音乐的和搞体育的,但事实上,真正掌握像弹琴和竞技体育的技巧比学会解微分方程要困难得多,因为其需要协调调动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太多了。别人用个什么招式就算你全看到了而且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学会。像这样的技能,想要求“多”非常困难,因为掌握每一个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人脑到底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我听说过两个理论。

    一个比较主流的理论说这是神经元的作用。完成一个动作需要激发很多个神经元,如果这个动作被反复做,那么这些神经元就会被反复地一起激发。而神经元有个特点,就是如果经常被一起激发,它们最终就会连在一起!用神经科学家卡拉(Carla Shatz)的话说,这就是“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因为每个特定技能需要调动的神经元不同,不同技能在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

    另有一个理论则认为神经元的连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包裹在神经元伸出去的神经纤维(轴突)外面的一层髓磷脂组成的膜:髓鞘。如果我们把神经元想象成元器件,那么神经纤维就是连接元器件的导线,而髓鞘则相当于包在导线外面的胶皮。这样用胶皮把电线包起来防止电脉冲外泄,能够使得信号被传输地更强,更快,更准确。当我们正确地练习时,髓鞘就会越包越厚,每多一层都意味着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速度。髓鞘,把小道变成高速公路。不论是哪种理论,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打开大脑,你会发现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技能很不容易获得,一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这显然跟计算机完全不同:在计算机上你可以随时安装和卸载一个软件,让计算机掌握和忘记某种技能,而人脑却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复制信息。所以像《黑客帝国》电影中那样直接往大脑里下载一个操作直升飞机的技能,完了跳上一架直升机马上就能开,是不符合人脑的特点的。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练大脑”比“练身体”更容易取得大成就,因为大脑神经元连接是能变的!你再怎么练也无法改变自己胳膊腿的结构,可是你可以让自己大脑长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网络形状”来。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气质,连眼神都与众不同,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

    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现在再来看我们的标题,近千万学子的十年寒窗苦读有一万个小时了吗?

    远超过了(* ̄m ̄)

    (文章较长,朋友你或许已经习惯了高阙值点的阅读刺激,衷心希望你能耐心读完,有所思,有所获。)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Outliers)一书。此书的影响巨大,它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可是,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成为顶尖高手的确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每天练3 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的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比如对音乐家而言,需要训练15 ~25 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在某些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对体育和音乐之类的项目来说,没有天赋可能再怎么练也没用。一项2014 年的最新研究发现对音乐来说天赋比练习时间重要得多。一对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练习时间相差两万多个小时,但是他们的音乐水平居然是一样的。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式的练习和专业选手的训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行往往只看到专业选手是全职训练的,而且练得挺苦,却忽视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味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俱乐部,你要能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

    好消息是各个领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哪怕我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世界冠军,也可以借鉴一些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来完善自我。比如我从来没有争夺诺贝尔文学奖的愿望,但我也可以在业余时间使用科学的练习手段来提高一点自己的写作水平。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是科学家对各领域高手训练方法的总结。

    人们一直在各个领域中不自觉地使用这些办法。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统计他们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他们调查这些学生的父母情况和家庭环境,并了解学生在来音乐学院以前的学习情况,比如从什么时候开始练琴的。他们甚至要求这些学生做了一个星期的日记。科学家们把获得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与学生们的音乐水平对照,来寻找使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 年,一本九百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此书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这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科尔文(Geoff Colvin)的《哪来的天才》(Talent is Overrated)和科伊尔(Daniel Coyle)的《天才的密码》(The Talent Code)等等[ 3]。这个领域至今仍然在不断进步,随时都有新的理解和应用。

    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 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此后,不同研究者和作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这里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成以下四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为什么大多数童星长大以后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小时候练得太累把他们练“废”了,而是因为早期实在太辉煌,而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童星们早早地就获得了一个足以取得骄人成绩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里面的技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资本,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对新技能的学习,并逐渐丧失竞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搞科研跟参加数学竞赛是两码事,演中年女人跟演小女孩是不同的表演,成人职业足球跟青少年业余足球是两种踢法!只在学习区练习,这很难。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一个看过迈克· 华莱士“谈笑风生”的人都会对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就退化到了8 岁。这就是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 伍兹。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说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之这个异动将会干扰伍兹的动作。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调整姿势,重新开始。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会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那么,他们如何做到不“自动化”?

    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中超江苏舜天队前主教练德拉甘曾经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提到,中国球员“看问题都只会看直线,懂得曲线思考的几乎没有”——我看过太多球员在机械地练习下底传中,结果到了联赛里,很多球员不管队友身边站了多少防守队员,也不往旁边看一眼,直接就按照习惯一踢,传丢一次不算,还会接连犯同样的错误。中国这种训练足球的办法把运动员给练废了。如果是泰格· 伍兹,他一定会从易到难,针对禁区里不同的情况练习不同的下底传中,或者别的处理办法。而中国球员只会一种下底传中。这种传中方法显然早就已经是运动员的舒适区,可是他还在练!他可能已经能够完成非常准确的传中球,只不过这种机械化的准确就如同有的民间运动员专门练习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远距离投篮一样没用。这就是为什么德拉甘在同一篇访谈中说“过于追求单个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是我看到的最不可取的方式。”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一旦你会了,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我国的高考制度其实是鼓励学生自动化,因为考题的难度有上限,一个好学生反复练习的结果就是对解题的“自动化”。他本该把时间用到学习更高级的东西上去。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

    我经常在微博上看那些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的发言。如果你初上微博,你会觉得他们说的话非常有特点,有时候简直是真知灼见。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你就慢慢发现他们说来说去永远都是那一套。我甚至觉得如果这帮人突然消失了,别人完全可以编写一个机器人程序替他们发微博。世界上的新闻每天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对这些新闻的解读和评论永远不变,他们的发言有高度的可预测性。他们的思想死在了舒适区。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八十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使得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的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 扎克伯格作为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和CEO,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之一。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脸谱网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制力。这些目标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关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 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 年是学习中文,2011 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 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 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 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乔布斯临死前,华尔街日报记者沃尔特· 莫斯伯格曾经采访过他一次。那个时候,全世界包括乔布斯本人,都知道他很快就要死了。这时候的乔布斯是个什么状态呢?

    莫斯伯格写道:在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尽管仍在家中静养,但我依然受邀前往他的家中。尽管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在他的坚持下,我们还是走向了附近的公园。他解释道,他每天都会出来走走,而且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今天的目标就是附近的公园。我们边走边谈,他突然停了下来,看起来情况不妙。我恳求他回家,还特意告诉他,我不懂心肺复苏,因此第二天的报纸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标题:《无助的记者导致史蒂夫· 乔布斯命丧街头》。但他却笑了,并拒绝了我的要求。莫斯伯格说,“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

    2.掌握套路现在我们要说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了:基础训练。

    当一个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到底练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是套路。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你在一分钟内记住下面这十四个字,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山州 吴男 十钩 不收 带儿 取关 何五就算你真能记住,我也敢打赌第二天你就会忘记。可是如果我把这十四个字重新排列组合一下: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你很可能一秒钟就能记住。因为你早就知道这句诗!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short term working memory,有时候也简单地称为“短期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long term working memory)。

    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得多。关键在于,长期工作记忆并非是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为“块”(chunks)。比如,一场棋局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些看似杂乱摆放的棋子,而在职业棋手眼里这些棋子却是几个一组分成了很多块的,通过识别这些块,职业棋手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棋局,甚至同时跟多人对弈盲棋。更简单地说,如果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个字母,职业棋手看到的就是单词和段落!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只认识字母但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对一本英文书会是个什么情况。

    我在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

    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遇到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两种套路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现在有了书籍和网络,人们已经不再直接追求记忆力了,但是在古代,记忆力几乎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能力。至今,非洲的某些部落首领断案的办法,仍然是从自己满脑子的谚语和俗语中找到一句适合当时情形的话,来让双方都满意[ 7]。孔子说“不知诗,无以言”,一开口就往外冒名句的人在口语时代肯定是特别受尊敬的。据说所罗门知道3000 条谚语。以量取胜的套路通常是容易掌握的。今天知道个典故,过两天写文章用上,并不费什么工夫。我上大学的时候出于某种今天看来并不可取的心理,希望能提前一年毕业,主动选了很多高年级甚至是研究生的课。这样我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某些非物理类课程学完,而事实证明这完全可行,也许人人都能做到。我常用的做法是根本不管老师讲课的进度,按自己的节奏直接看书突击学习,有时候一下午就能学好几章。我曾经用大概一周的时间分别学完了半学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且还考了满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课程里的关键套路非常有限,而且逻辑性很强,只要看懂了就很容易掌握和使用。

    但是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学理工科的人看不起学音乐的和搞体育的,但事实上,真正掌握像弹琴和竞技体育的技巧比学会解微分方程要困难得多,因为其需要协调调动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太多了。别人用个什么招式就算你全看到了而且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学会。像这样的技能,想要求“多”非常困难,因为掌握每一个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人脑到底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我听说过两个理论。

    一个比较主流的理论说这是神经元的作用。完成一个动作需要激发很多个神经元,如果这个动作被反复做,那么这些神经元就会被反复地一起激发。而神经元有个特点,就是如果经常被一起激发,它们最终就会连在一起!用神经科学家卡拉(Carla Shatz)的话说,这就是“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因为每个特定技能需要调动的神经元不同,不同技能在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

    另有一个理论则认为神经元的连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包裹在神经元伸出去的神经纤维(轴突)外面的一层髓磷脂组成的膜:髓鞘。如果我们把神经元想象成元器件,那么神经纤维就是连接元器件的导线,而髓鞘则相当于包在导线外面的胶皮。这样用胶皮把电线包起来防止电脉冲外泄,能够使得信号被传输地更强,更快,更准确。当我们正确地练习时,髓鞘就会越包越厚,每多一层都意味着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速度。髓鞘,把小道变成高速公路。不论是哪种理论,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打开大脑,你会发现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技能很不容易获得,一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这显然跟计算机完全不同:在计算机上你可以随时安装和卸载一个软件,让计算机掌握和忘记某种技能,而人脑却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复制信息。所以像《黑客帝国》电影中那样直接往大脑里下载一个操作直升飞机的技能,完了跳上一架直升机马上就能开,是不符合人脑的特点的。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练大脑”比“练身体”更容易取得大成就,因为大脑神经元连接是能变的!你再怎么练也无法改变自己胳膊腿的结构,可是你可以让自己大脑长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网络形状”来。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气质,连眼神都与众不同,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

    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练习一万个小时成天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qk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