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之前,满脑子想的都是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25岁之后,只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晓得你们。反正,曾经的我,穿着、发型……等等。只要能被大家看到的东西,都喜欢选择迎合别人的感观。
别人喜欢是首要的,自己喜欢其次。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谁喜欢的都不如自己喜欢重要。
我们活着,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他人。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小丑》这部电影,剧里的主人公就是如此。
为了讨别人欢心,他将自尊踩在脚底。面对周边人,则笑脸相迎。
然而,没人懂他内心的感受。他像傻瓜一样,用搞怪的方式取悦旁人。
当周边的人被取悦,便会大笑嘲讽他;
当周边的人厌恶他,便会毫不留情的呵斥。
日子一天天过着。终于,一直靠取悦他人为生的他患上了抑郁症。
他肆无忌惮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们才窥探到他的内心。
人跟人到底是不同的。
我们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别人喜欢的,自己不一定喜欢。
你看上了一件漂亮衣服,朋友说:“太丑了,你什么眼光。”
彼时,你便会觉得:“算了买吧!买了,别人也会吐槽。”
于是,你放下了那件自己心心念念的衣服。
殊不知,当你放下时心里也会种下一颗疑惑的种子。
你会想:“我的审美是不是有问题?自己的眼光真的这么差吗?”
时间长了,你便没了自我。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这么觉得。
直到后来,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我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认知是多么的荒谬。
有人喜欢绿色,就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蓝色,就有人喜欢紫色;有人喜欢休闲,也有人喜欢时装。
审美这种事情,大家的意见不会统一。所以,何必在意别人觉得好或者不好。
当你坚持把自己喜欢的衣服穿在身上,时间久了便成了你的风格。
你的风格便是你的态度,也是你的明信片。
下次大家看到,便会说:“哦!原来是TA,那个喜欢穿什么类型衣服的女孩子。”
彼时,不会再有人说你奇怪。而是,默认你的一切。
我闺蜜曾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你要大胆的表达自己。无论错的还是对的,哪怕是错的也要让对方无法辩驳。这是你的态度,你的生活观。毕竟,自己的舞台自己主宰。如果事事都想依附别人,看别人的想法。自己还过不过了?”
她的话虽然有点偏激,却不是毫无道理。
别人喜欢重要,自己喜欢更重要。
依稀记得陈果教授说过这么一段话说,有人问她:“你觉得自己喜欢自己重要,还是别人喜欢自己更重要?”
她答:“都重要。但是,如果两者冲突。那么,自己喜欢自己更重要。”
这也足以证明,自我的重要性。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自私的表现。”
但我想,就算是自私,那我也自私的坦荡。自私,总比虚伪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