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一高校一名大三学生,放暑假返回家中,在家里留下一封遗书便离奇失踪,家长发现遗书后马上给他打电话,但是手机已经无法接通,遗书中写到“一步错,步步错”,“我的心已经承受不住”等。

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就在这个学生失踪的第二天,家长就收到数十条的信息,信息内容都是追讨债务。家长还透露,还接连收到催款的电话,说这个学生借了高利贷。
第三日,警方在河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DNA鉴定,确定尸体就是失踪的这个学生。
原来从2016年7月开始,从一个名为“速X借”的网络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笔1500元,随后就从另外一家网络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钱用于归还“速X借”的钱,然后再从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钱用来归还上一笔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还在“今X客”、“哈X米”等网络借款平台上借款。
这个事件一曝光,给学生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但是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拥有相对的自由,没有家长的监护和老师的监督,再加上一些高科技产品,笔记本,手机等的诱惑,以及青春期常见的虚荣心,攀比心,还有一些不良商家的虚假和夸大宣传,让学生们走上了校园贷的不归路。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处于零收入,高支出的人群。
在网络和科技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学生们手头紧了,会采取去做钟点工以及各种各种的兼职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空虚的钱包,钱挣够了再消费。手里没有钱就张口向家长要钱的也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所谓的“前卫的思想”,自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够生活,甚至在一些不良的信贷平台借款,也不会和家长沟通,感觉自己上当了,受骗了,又不敢告诉家长,导致了一系列因为校园贷导致的各种悲惨事件。
近日,广西柳州的一位大学生,1000元校园贷最后利滚利变成19万的事情再次将“校园贷”推向热议,这位学生在还贷中被诱导借下高利贷,最后竟惨遭绑架。
频频发生的由于校园贷引发的惨案,依然没有阻止那些不良的商家把魔爪继续深入校园,据专家的分析,校园贷诈骗有以下类型:
一、帮别人借钱;
二、利诱陷阱;
三、黑中介,黑代理;
四、不正规审核;
五、所谓的"低利率"。
面对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权衡校园信贷的利弊,学校应该给大学生们开一次公开课,让同学们不要盲目相信信贷公司的各种噱头,一旦掉进校园信贷的陷阱,要采取积极的正确的解决方式,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不是等待利滚利,小金额变成巨大的数字,给自己和家庭都造成负担。并且告知学生,校园信贷也是信用贷款,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自己的信用度。
学生的家长们,也要积极给自己的孩子补上这一堂课,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购买所需用品之前,计算好自己的生活费是不是负担得起,更不要四处借钱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面对自己心仪的高端消耗品,并且明显高于大学生消费水平的物品,要正确平衡自己的心。
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校园信贷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量减少不良的信贷商家去校园里去诱惑学生们消费。
大学生也都是成年人,做事一定要三思,不要一切由着自己的喜好来。现在国家的各项奖学金政策的覆盖范围很广泛,如果你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或者想充实自己,那么你就努力去得到那份奖学金,它足够完成你正常期待的小目标。
为了买高端电子产品,打游戏,交友的学生们,你们还是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如果你的腰包撑不起你伟大的"梦想",别在惦记着"0利率","低利率"的校园贷款,你永远算计不过商家。
提前消费,也提前透支着你的信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