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不见的森林

看不见的森林

作者: Firming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15:34 被阅读0次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诠释竟来自于一米见方的“坛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甚至渴望成为“坛城”中的一员,用极致细微的观察来表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运作。

    人类之于自然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歇,若非人类此时面临着环境问题,否则真正去了解的自然的人可能纯粹基于兴趣,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看似强大的外表其实也仅仅是在人类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而人类的所有行为又深深影响着自然界的生态变化,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让人类的认知变得更加复杂。

    书中作者的思想主线竟引用的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自然界的平衡亦或是自然选择跟道家思想竞合度很高。“坛城”这个小圈子里也有规则,而这个规则的形成并不是某一类生物制定的,每个类规则的集合才最终走向自然规则,人类制定的规则仅仅是沧海一粟。人类在改变自然,跟大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的适应变为强制改变和放任其改变的原因大多是为了经济利益,并且程度上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野心的膨胀而加深。我们同“坛城”中的某只蚂蚁一样,都处在自然环境中,在利用自然资源使得自己能够生存,只是人类的大脑进化得更加精彩,内容更加丰富罢了。

    通过《看不见的森林》这本书,能看到作者优雅自然的叙述风格,虽然被译者加以美化,但是那种自然感油然而生,见字见境,仿佛自己也跟作者一样全身心置身于大自然,真正地平等地旁观“坛城”中发生的一切,不去干涉“坛城”这个小世界,以这个小世界来放眼大世界,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联想,也发人深省地揭示出自然力量的强大。

    如果说我们人类同自然界之间隐约有个虚拟的协议,那么我们在履行协议的过程中貌似已经违约,过分汲取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仿佛已经喜闻乐见,安乐主义的思想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坛城”,每个人都处于某个“坛城”之中,当我们破坏着眼前的“坛城”,我们所处在这个“坛城”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尽量避免破坏自然平衡才能使人类和自然界繁衍生息得更加有力。我理解的看不见的森林,并不是眼睛看不见,而是内心被蒙蔽,眼前的实景是真实的,内心的森林是否真的明晰?

相关文章

  • 看不见的森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为我们揭开藏森林一平方...

  • 看不见的森林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诠释竟来自于一米见方的“坛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甚至渴望成为“坛城”中...

  • 《看不见的森林》随笔

    20180619《 日出的鸟》: 四月的森林,是一场盛会,声音的盛会,各类鸟不同的鸣叫声,伴随着它们的舞蹈,甚至天...

  • 《看不见的森林》随笔

    《4月29日 地震》 地球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坐着变化,它永远不可能象表面那样平静,有时从细小的局部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 永远的森林——《看不见的森林》笔记二十

    “在坛城上,我既是不速之客,又是亲密成员。皎洁的月亮使森林飘浮在一片闪烁的银光下。眼睛逐渐适应了黑夜。月光下,我看...

  • 2018年3月森林笔记--雪与花

    住在森林边已经有一年了,惊叹于四季的美丽,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受到一本书《看不见的森林》的启发(查看《看不见...

  • 看不见的森林 · 落叶堆

    摘自《看不见的森林 · 12月3日落叶堆》 [ 美 ] 戴维 · 乔治 · 哈斯凯尔 著 熊姣 译 ……微生物或许...

  • 《看不见的森林》之波纹随笔

    20180623《5月25日 波纹》: 作者笔下的蚊子女士维妙惟肖,生动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忍俊不住,科普了吸血蚊...

  •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

    开篇,跟着作者,我们领略了西藏喇嘛用染了色的砂土绘制曼荼罗的神奇过程。粉笔打草稿,画结构图,彩色的砂土作颜料,在底...

  • 看不见的森林,走进大自然

    这是2017年阅读的第25本书,离150本还有125本,连续每日读书第7天。 2017年2月14日,《看不见的森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见的森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wf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