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泸州历史画卷(1),本集介绍“泸州历史画卷”余下的27幅。时间跨度:元代末期至解放前。
23、明玉珍聘刘祯出山
24、奢香通龙场九驿
25、韩飞霞方外奇方
韩愗:字天爵,号飞霞道人,又曾自改姓名为白自虚,故世人又称之为“白飞霞”,所撰《杨梅疮论治方》已亡佚失传。
26、大观台
大观台状如城门,中通车马。明代“后七子”张佳胤诗云:“天地烽烟堪倚剑,楼台歌管杂流莺”。
27、平远楼升庵品画
28、张献忠战泸州
29、船山却爱泸州好
30、川南第一州
31、石达开天兵向永宁 同治元年(1862)石达开太平军转战泸州境内,一度攻破永宁(今叙永)西城。
32、盐米大船下江开
33、辛丑年赵熙兴学
34、兴隆场黄方造炸弹
35、余大哥洒血铸共和
36、革命党辛亥反正
37、蔡松坡护国討袁
38、朱德剿匪靖泸阳
39、代英播火
40、刘伯承挥师起义
42、杨森植树
43、鼓楼长笛
44、毛泽东四渡赤水
45、川南游击队
46、日机空袭同胞罹难
47、冯玉祥募捐救国
48、十万青年十万兵
49、红旗十万下江阳
以上49帧照片均是在钟楼广场下东平台、花园与坡梯处的汉白玉栏杆上拍摄的。
下图、钟楼广场的核心建筑,就是泸州早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
下图、这是立于钟楼下的石碑《钟楼修复记》
钟楼修复记 照录如下:
江阳古郡泸州名都,大曲香飘双江秀发古西南之要会、川南之重镇,今历史文化名城,酒文化名城,荟人文之
鼎盛,萃工贸之繁兴。文物潤其菁华彦才展其睿智,山川灵秀腾气象,以万千胜迹连绵盈宝藏于乡里崇楼丽阁,古寺
名园,或展其流美,或壮以恢宏。而近代钟楼,以其修逸凌云之丰姿独标一帜。
前明嘉靖十又六年(公元一五三七年)兵备佥事薛甲者“筑大观台于城西分巡道辕门左,状如城门,中通车马建
楼其上,四望巍然”。信洋洋乎大观也自是晨钟响遍1流云,暮鼓声萦逝水四时报点,民以为乐,此即俗谓之钟鼓楼也。
越三百五十春秋,民赖钟鼓以作息,亦工亦读,相依安马2。惜晚清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大观台竟毁
于火,又三十九度寒暑来乃民国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也。时西方文化传入州人即大观台旧址,仿哥物3建筑形制
建钟楼于其上,从此钟楼白塔遥对生辉,中西联璧相映成趣。钟楼修丽以凌云,宝塔巍峨而雄伟。时钟自鸣而清越,
宝项4迎晖以蔚霞成泸州象征也。
一九三九年九月日机空袭,泱泱钟楼,付之一炬。楼体幸存时钟声寂。国恨家仇,于斯为甚。
一九五二年人民政府葺钟楼修梯级建围栏,置汽笛,晨昏中午,准确报时悠悠笛韵远播城郊。“文革”期间钟楼
复遭破坏内部再次火焚虽经葺治惜非原貌鸣笛报时亦已终止。
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之春风吹遍神州大江南北之土地。复古迹以兴泸州旅游,护文物而振中华豪气报恩塔、百子图
龙马潭梦仙亭、玉蟾山、天主堂云峰寺陆续修复,相继开放一九八二年市政府公布钟楼为文物保护单位纳入修复拟
议之列。
[钟鼓楼前萧萧※5,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九九零年秋旅台乡亲返泸曾有捐资修复钟楼以示怀念乡土之意此议一出即
获旅台同胞热烈响应。一九九二年春夏陈铁夫 易铸九诸君先后归里代表泸州同乡会一百位乡亲为修复钟鼓楼捐折合
人民币十二万八千一百元台属李国勋先生闻讯也捐资五百元,中国银行泸州分行为
恢复钟楼胜迹亦慷慨出资 万元襄此义举。
修复工程由市建设委员会园林主管部门负责策划, 市有关建筑园林单位设计, 承建于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动工,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日竣工,巍巍钟楼再展昔日风姿;悠扬钟声重扬当年※6,音韵仅记沿革,用志不忘。当另竖
碑镌刻捐资乡彦姓名以彰雅范。
江阳古郡兴西汉铁马金戈烟尘散,胜迹崔巍蔚大观故园芳草劳规范。乡情万缕铸钟楼,雅绪千秋垂典传。晨起
迎晖晚送霞,文峰直上凌天半。
公元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泸州市人民政府立 余安中撰并书
(以下捐款单位和个人姓名略)
注:此碑文字疑似错字较多,在录入时,以蓝色字表示。现试订正如下:
遍1:应为“遏”。马2:应为“焉”。物3:应为“特”。
项4:应为“顶”。※5:似为少一“木”字。
※6,:此处的逗号,应标在“音韵”二字之后。
附件:
钟鼓楼广场序
2005年,泸州修起了钟鼓楼广场,即钟鼓楼下东向平台、花园与坡梯处,坡梯处栏壁以汉白玉砌成,汉白玉上雕刻有泸州历史图文。经中共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者刘林、嘉予与段文汉君创千古泸州之图于场,赵永康撰碑作“钟鼓楼广场序”。下面为序文:
美哉仑焉,美哉焕焉!泸州钟鼓楼广场,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矣。建设者刘林,嘉予与段文汉君创千古泸州之图于场,又撰碑以记事,勉再作文以序之。
予曰:弘扬历史,教化后来,义不敢辞;功,不敢。
彼钟楼者,肇自前明。状如城门,中通车马。建楼其上,四望巍然,杨升庵先生所为赋大观台也。沧海桑田,台之不再。一九二八年,乡绅毛焕煊出白金,而税西恒先生仿哥特式建筑,即旧址建钟鼓楼,其高十丈,标志吾泸,冠甲蜀中。楼钟报时,声闻十里。无何,抗日军兴,敌机轰炸,楼司警报,系一方之安危,活全城之百姓。泸人爱之重之,有由来矣!
泸州兵家形胜,政府居安思危。五十年三度缮新斯楼,而人防工程尚容续建。于是刘君慨然自请,斥资以为人防环境改造。维时,林仁、钟永伦、韩友才三君子画计定策,现场操劳,善始善成。工程平战结合,网络坑道,连通南北;地面地下,各建商场;造为园林,如诗如画。又状历代泸阳经济社会、物产山川、兴亡更替并战事之陈迹,为图四十又九,倚栏刻石,且镌碑以记而赞之曰:“灿灿金石,文献在兹。览之,前者可考;鉴之,后者可因。更盼来者览之鉴之,弘扬吾乡历史,更续文采风流。”观者纷来,既观且感。市委市府因势利导,组织接待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钟鼓楼广场落成矣。
太平盛世,乐也融融。钟楼广场,大厦巍巍,坐落通衢,生意蒸蒸;洞天商城,冬暖夏凉,购物往来,熙熙攘攘。人民政府护民卫国与乎刘君建设之功,岂不伟哉!
二零零五,乙酉年,孟夏月,后学乡人赵永康识
全文完
(原创)泸州2100多年历史画卷(2) 2014-04-17 08:34 发表
2018.12.20 阅读(707)| 评论(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