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学习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实话,这是我教学近30年来第一次带着学生分析语文课文?从哪里入手呢?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深入骨髓的教学理念。指出读书方法: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左手指字,右手拿笔,边读边画出优美词语,然后想一想,这节课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不少同学没有养成提笔读书的习惯,有的同学一个词语也没有划,有的同学反倒划了好多词语,这些做法都不够好,我就告诉学生到底应该划哪些词语。指出要划生字、新词、四字成语、优美句子等。
这篇课文讲了豆荚里的五粒豆出生相同却结局不同,主要讲了第五粒豆的故事。
全篇课文共四页,对于四年级来说,这算是一篇长课文了,怎样理清课文的脉络呢?急中生智。想到了用思维导图分析整理课文的方法。
一、确定中心主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二、画主要分支
画出五个分支,第一粒豆,第二粒豆,第三粒豆,第四粒豆,第五粒豆。
三、每粒豆分别从理想(想法)、结果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梳理出有关五粒豆的关键词。在梳理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句子提炼关键词。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一切都很自然,顺理成章。
四、重点分析
关键引导学生分析第五粒豆。它的想法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结果落到青苔的裂缝里,成了一个囚犯。在裂缝里,它生根发芽,长出小叶子,成了小姑娘的小花园,最后还开出了紫色的豌豆花。在它的陪伴下小姑娘的病,慢慢的好起来了,能坐起来了。小姑娘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着亮光,快乐地微笑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呀。
一粒普通的小豌豆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希望,小女孩感到了无限的愉悦,日渐康复。一粒豌豆的力量就这么大,何况我们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不禁让人陷入沉思中。
第一次接触到思维导图,孩子们比较新奇。整体来说他们的思路是顺畅的,用这种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的效果是明显的。有待于进一步反思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