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找不到箭靶,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清晰定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他所经历过往的一切就都会自动成为他成长和向上的素材、能量,所有的碎片都变成了宝贵经历和学习经验。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
运用的领域:家庭关系、亲子教育、个人成长、自我激励、团队建设、企业管理、营销培训、人际关系沟通等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NLP在全世界风靡于上流社会,如美国布什总统、南非曼德拉总统、英国撒切尔夫人、前苏联领导人巴尔格乔夫等不少国家领导人都学习过NLP。
“逻辑6层次(Neuro-Logical Level)”是由美国一位NLP专家--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发展出来的一套“自我”的系统。
理解这个逻辑层次非常重要,他是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出某些选择、坚持某种信念及行为的深层动力。
深刻地领悟层次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内心更加丰盈充实、自信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工作、学习、沟通中问题都会无往而不利!
内心自信丰盈的信念系统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来的?
环境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转换能力,能力塑造信念,信念造就身份认同,身份适应于系统。
1.精神(系统)
我与世界或者其他系统的关系,实现人生意义的地方,也就是践行你三观的着力点。
比如:我所在的国家、我的事业或公司、我的家庭...
2. 身份
我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人一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清晰明确、被肯定、受尊重的身份。
3. 信念/价值观
我拥有并坚守的信念与价值观。
4. 能力
我已经掌握的能力,拥有的技能。
5. 行为
在环境中我们所做的行动,及养成的行为习惯。
6. 环境
所处的家庭、城市、国家、社会体系、一切外界环境。
下三层是如何影响我们行为习惯以及日常表现的?
六度分离理论的另一个说法表明:你的收入水平、思维认知水平、学历情况就是你周围最亲近5个朋友的平均值。
人是环境的产物:
孩子面对的世界:家庭、学校、社会。
从学生开始,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有各种法律制度有约束,学校有校规...但是最紧密的家庭中却没有家规。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孩子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大部分的家庭存在没有家规、没有家庭文化、缺乏仪式感...等问题。这也是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行为始于模仿
所有的行为从模仿开始——从所处的环境当中的人模仿——形成习惯——得到外界回应从而持续这种行为。一旦氛围文化形成,人的行为也极易受到影响。
举例:艺术世家更容易出音乐天才,足球强国能保持长盛不衰...
所有的孩子最开始的行为都在模仿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习惯造就能力
一切的能力都源于点点滴滴地积累,虽然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表示我们先天各项能力的确存在差异。
但后来的一万小时定律及刻意练习原理也证明:普通人的努力还远未达到拼天赋的地步。
长远来看,选择自己擅长的、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领域远比选择自认为喜欢的领域更重要。因为真正的热爱建立在擅长和能力之上。
上三层是如何塑造我们生命意义的?
普通人从下三层往上走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突破层层限制:生活环境的限制、性格习惯的限制…
穷其一生追名逐利、学知识、练能力也不一定能获得丰盈的内心和充实的自我。
只有打通了上三层,树立三观、找到人生的方向才能把过往的一切经历为自己的未来所用!
信念源于做到过
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梦想是用来追逐的。
回想一下,小时候老师问你:“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是不是绝大部分的回答都落了空?因为在我们的三观和自我认知还没有形成时,梦想,都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但在此之前,梦想是很值得被追逐的,用一个又一个实现的目标构建自己的信念系统。
自信源于清晰、受认可的身份
人一生最大的悲哀在于:从来没有找到一个清晰、明确,被认同的身份...当回答“我是谁?”这个简单又深刻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比较迷茫。多是源于内心没有完全接纳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身份的获得:起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发展中获得资格感——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喜欢、擅长、实现价值)——顺应自己的个性本能——得到有效的反馈。
在系统中自我实现
我们所有的信念、身份都脱离不了系统,无论是家庭、企业、国家、宗教。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系统中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革命战士愿意为国捐躯?为什么有信徒甘当苦行僧?为什么危难时刻有人愿意舍己度人?
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系统中的一份子。愿意牺牲多少,就会获得多少,充实的生命意义...
当你拥有无比强大的“愿力”时,来自下层的许多限制和枷锁就很容易被打破了。
这也是我们说要“少年立志”的原因:一个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孩子与一个“为填饱肚子而读书”的孩子拥有学习、成长的内驱力天差地别!
求乎上者得其中,即使未来的目标没能如愿,也会拥有一个相对充实饱满的人生经历。
如何实际运用,帮助孩子?
塑造信念系统,帮助孩子培养内驱力更多是来自于家庭当中的日常影响,生活当中我们80%的交往都是沟通,通过转变沟通方式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
常见的错误沟通方式:
孩子没有考,有些家长的批评会破坏甚至摧毁孩子的信念系统!
论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如何被摧毁的
1.你怎么“又”没考好?(“又”、“老是”、“总”否认孩子的能力层次)
2.你真是让我失望,你就这样了(否认孩子的价值观,自卑,没有价值感)
3.你真是个猪脑子(否认“人”的身份,引起不满、反抗)
4.你和你爸一样,你们全家都不行!你不配做中国人(骂一个人的家庭、国家系统、再好脾气的人也会暴怒)
当你破坏他的信念系统,他会产生叛逆,再有道理的话已经听不进去了。
应该如何做呢?
肯定他的能力,客观的说事实和现象。
小明,这两次你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妈妈有些为你着急,但是我相信以你的能力绝对不至于此,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出现了哪些问题?
同样夸孩子时也尽量去肯定他的价值观,学生的身份…比用物质奖励更能激励他!
学知识,培养能力固然重要。但三观的建立,完整饱满的人格体系才是需要我们走在前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