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不大,不足几十亩。
村庄亦小,只有百人口。
稀奇的是在东北角,与大队办公室相连的地方,有两间简陋的瓦房。从秋收到春种,院内时常会有十几辆车,大到拖拉机,小到独轮推车。干什么呢?榨花生油的。
这就有点奇怪了。倘若是在三四十年前,农村里榨花生油的得排队,再正常不过了,那时技术有限。可现在,普普通通的花生油,还得排队轮着榨,你说,这花生油难道是老鼠成精喝的油?
老农民都知道,十九年前,这个村庄才刚形成,就有一群人背着破包,拿着奇形怪状,破旧的铁制品,安顿了进来,租了队大院里空闲的两件瓦房,租金?咱农村人不整那些狗长犄角闹洋式的,免费。
他们的到来,仿佛一席春风,洋溢在村庄每个庄稼人的心房。
农闲时聚在村头聊天的爷爷奶奶最富有生活的智慧并且眼睛最亮,一看便看出他们榨的花生油和其它榨油坊的不同。那花生油纯而不腻,亮而不淡,似乎能看到上面有一层稀薄的黄色香气,说明制作过程中,花生全部的好东西都保留在花生油中,叫人嗅了就会有喝一口的冲动,因此,你家来榨,他家来榨,轮番扛回家“火力侦察”去了。一呡,果不其然,古老的口感,花生油最本来的味道。
花生油好,榨花生油的的人亦好。实诚,能干,大爷,大嫂,大叔大妈,只要是榨花生油的人,都被他们干活时用心所惊讶,用不了多久,人和花生在村庄都得到了好名声。
有热心善良的奶奶替他们想办法:后生,你们榨的花生油那么好,不羼水,原汁原味,高品质,哪个吃了都认为好吃,安全。可你们和那些榨出来都是歪味的买一样的价钱,太亏了!价钱得上上啊,就算涨几毛钱,也理所应当,公平合理。
大家听见笑得脸颊比山高,其中领事的,说,多谢奶奶。价是要涨得,但现在还不行。您想想,我们才开了不到三个月。村庄那么多户人家,没有到我家榨油的多的很,如果现在就榨的比别家的贵,哪还有人上我家来。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叫更多的人非但知道我家,还要叫他们晓得我是怎么把榨出来的。
可别说,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要不是那年头闹饥荒,也不会到这。怪不得他们榨出的花生油亲一个独一无二,原来从原料,碾碎,蒸糁……到冷储存,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守古法榨花生油的方法。来这榨花生油的,个个都伸手叫好。
榨油坊火了,村庄的村民未有不知晓的。某得一天,榨花生油涨价了。神奇的是来榨花生油的非但没有减少,相反不停增加。有人向他们出主意:可以扩大一下榨油规模嘛,多些人手,多些利润。大家听了都直摇头。领事的说,如果整大了,搞不好连着口饭都没有。大家连忙应和,对啊。再说了,俺们也没拿大本事,万一大了就难免会变味,一变味就什么不是了。这榨花生油啊,要想榨的香,不仅要原料,技术好,最关键的人心要好。要不然,啥坏事都做得出来。
近二十年岁月,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男人们的背稍微有点驼了,黑发中也生出来一查查的百发。不变的是那些停在大院里的满载的车群,和对古法榨油的坚守。
仿自尚书华的《信誉之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