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升国旗的故事离90后最远,也最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式的英雄主义,当恐高的黄渤挂在旗杆上,焊接升旗装置的阻断球,我仿佛能透过一个人的身影看到了千千万万连姓名也不曾被知晓的,共和国的英雄。
陈冬的故事可看性最强,是最有趣的一个故事。杨老师微博说的,小市民的爱国爱不出什么花样来,但偶尔爱一回却生动可爱。
任素汐那个长镜头表现力太强了,情感真挚不造作,张译一句话不说,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科研人员热爱学术与无私奉献的情怀很打动人。
朱一龙出来我第一感觉就是,他长得太好看了,跟周围人格格不入啊(夸赞的意思)。任达华的真是天生演员材料,他不管是演大忠还是大奸都毫不违和,十分熨贴人物形象,没想到饰演小人物也很出彩。惠英红太好看了,年轻版惠英红貌似是特效做的,但几乎看不出来违和。
牧民兄弟的故事,人物立得太潦草了,刘昊然演绎得很好,还揣摩角色,建议导演给他眉头加了条疤,出场的时候的确很有痞气,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这样的角色,是个好开始。陈飞宇演技也很自然,他本身长相太洋气了,稍微有点出戏。“白昼流星”的立意十分浪漫,但是故事本身的阐述很有限。
题外话,现在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包括我,对填鸭式爱国教育十分反感。抱着追求更好的未来的初衷,质疑和责问对社会和国家是有益的,但一不留神就容易走上极端,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不合理都是因为这个国家不好,实际上不是的,发达国家也一样有贫民窟,有犯罪分子,有问题青少年。很难说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但是无数人在为此努力着,很多人甚至已经倒在了路上,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王小波语,“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鲁迅先生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作为个人,虽未必能像史书上的名字一样熠熠生辉,但也可以像微光,照亮小小一片地方,哪怕只是照亮自身,也算不辜负自己。国家就是由无数光点汇成的银河,我所在处,就是我的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