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获:
1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需要非常重视和培养的,不能忽略遇到挫折的解决方法,因为每一个挫折都是一个难得的成长机会
2家长在孩子收到挫折的反应是站在孩子这一边还是现在对方需要深度的信任,需要默契
3学习之外还有很多的场景可以来锻炼自己,不要太为了学习焦虑!
【磨练抗挫力】
为什么孩子遇“难”就逃,扛不住事?
前四节课我们聚焦在孩子的学习品质上,介绍了高效学习的四大要素。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本课程的第二大模块,围绕着孩子的心理品质来探讨孩子的未来竞争优势。
首先我想提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那么焦虑?对学习好的孩子,家长看不得成绩下滑;对学习差的孩子,家长整天想着补课来拉高成绩。
这种全民过度看重成绩的状况与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但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总被一个念头打扰着:“孩子学习不好,未来的人生就会一塌糊涂”。我们看似在拼孩子的成绩,但其实我们在拼的是另外一件事。
用这个“冰山理论”来分析我们看待孩子学习问题的态度,便会发现我们的焦虑和各种不理智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藏在冰山下的最大的感受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缺乏掌控感,因此都想通过掌控孩子的现在,来降低自己对未来的恐慌。具体的表现行为就是一味把不可控的未来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能保护孩子未来不受挫折,没有逆境。那么,家长的这份爱和心愿能实现吗
原理分析:抗挫折的本质
从视频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表象,现在的孩子受不了委屈,就是俗话说:“扛不住事儿”,心理特别脆弱,总想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像一根毫无韧性的绳子,只要一用力就会断。为什么孩子会那么脆弱呢?这其实涉及到了一个重大的心理品质,那就是抗挫力。
什么是抗挫力?抗挫力也被称为“逆商”,是由四大核心维度构成的:
图片
图片
维度一:“掌控感”,代表一个人在遇到不利状况时的自我掌控力,也就是坏事临到自己头上时,我是否有能力控制住事态,不让它爆发失控。
维度二:“担当力”,说的是当一个人处于不利的境况时,是否敢于承担后果,因为有担当的人才更敢于直面挫折,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逾越过去。
维度三:“影响度”,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事情的恶果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一个人正确判读事件的不良影响,而不会无限夸大不良程度,把自己逼到绝路上。
维度四:“持续性”,也可以翻译成耐力,指的是一个人遇到困境时,如何判断不利自己事件会持续多久,这就是在考验一个人有多大的毅力可以坚守下去。
逆商的第一、第二维度,“掌控感”和“担当力”体现出一个人面对逆境时向外的态度,我是乐观直面,还是悲观逃避;
第三、第四维度,也就是“影响度”和“持续性”, 体现出一个人面对挫折时向内如何看待自己,比如有些人会把一件小事判读成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于是失去了抵御逆境的坚毅度。
我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本来不错,但在逆商的四个维度上得分都很低,当他遇到学习挫折时,向外他会比别人更容易放弃努力,也就是前边我们说的“扛不住事儿”;向内他会更消极地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笨,没人愿意帮助自己等等。甚至有的孩子会无限夸大不良影响,对自己或他人做出极端行为。所以,抗挫不完全是“吃苦”的同义词,它与长期的心理建设和思维模式相关。
案例分析
为何今天的孩子会普遍出现抗挫力弱的问题呢?我想把刚才的视频与这节课开始时那个孩子跳下大桥的事件联系起来讨论。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亲子间的小冲突,还是生死存亡的大冲突,孩子们的怒气似乎不完全是冲着某件事去的,事件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线,点燃了孩子对父母的怨气和对自己的无助感。
我们忽略了一个现实,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输不起”的心态,因此,当孩子遇到困境时,他们觉得很难得到父母理解。而大部分的挫折研究发现,一般耐挫力高的孩子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因为他们知道在逆境到来时,父母会在精神上给自己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就是这份“输得起“的坚毅和信念会支撑着孩子在逆境中走下去。
颠覆家长认知
因此,我认为无论逆境多大、挫折多严重,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多与亲子关系有关。抗挫力不是靠孩子独自习得的,更不是家长用“折磨教育”就可以养成的。郑渊洁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人冤枉一个小女孩偷东西,老师还把父母叫到学校,幸运的是父母无条件地选择相信女儿,给了女儿一个自辩的机会。因此,抗挫力就像免疫力一样,应该是孩子与父母拉手一起走过各种磨难后,积累起来的一种相互依托、互不放弃的力量。所以,无论孩子发生了什么事,请让他明白,家就是他的退路,父母就是他的依靠。我们先接纳孩子,再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会有强大的内心来面对困难和挫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