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工作忙碌无成效,是你不懂用脑呀!
当你出现以下症状:经常使用“忙碌”形容工作日、上班时间总是不够用、大脑总需要浓茶刺激,就要留意以下自己日常用脑的习惯,适度调整用脑的频率。
在今天晨读材料分享中,《只赢不输》一书提出成功人士的三大用脑方法,帮助我们改变频繁用脑、低效用脑的局面。
一、一张一弛 科学用脑
有过健身经验的人都懂得分组锻炼肌肉以及合理的设置锻炼的间隔时间,比一直高频高强度锻炼,更有助于肌肉的形成,更能避免肌肉损伤。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大脑。
大脑应当间歇使用,要避开两个误区:一是,忽略大脑内存不足的提醒,始终想着冲刺一会,最后加把劲提高效率,夺取最后的胜利;二是,过度给大脑“充电”,特别是在节假日,用大量的睡眠时间,妄图弥补平时的休息不足。上述两个误区都是对大脑的虐待重灾区,很多优秀的大脑都陷入“忙时累死,闲时空转”的局面,无法练就发达的大脑肌肉,反而时常在长时间的高强度使用中损伤了大脑神经。
大脑需要真正的休息,敢于对持续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喊停,完全停止思考,放松大脑。
二、精准预估时间
通过预估、比对、积累三个步骤的训练,提高大脑对时间的敏感度,能精准把握任务的进度,从而实现每天过得有条不紊。
三、给大脑的特有“养料”——冷门知识
冷门知识就是少有人掌握的信息。掌握冷门知识的你,在与他人比较时,就有了差异性,有了竞争的优势。另辟蹊径往往可以更快的取得成功。
很多伟大思想都结合了独特的冷门知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就是毛泽东抛开了当时热门的苏俄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以及热门的留学知识,扎扎实实结合了自身社会调查和革命实践的冷门知识,摸索出来的革命斗争路线。
很多好作品也是结合了冷门知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热门知识,冷门知识往往就是地理、生物、历史。很多大师结合自身的文学储备,在冷门知识学科深耕,把作品放在历史这个大背景中,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比如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这无不是结合冷门知识,捷足先登的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