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别人眼里的“美术生”,但清楚自己只是学了些应付艺考的浅薄绘画技巧。因此很多次去美术馆时,面对那些艺术品都是没看懂的。如果要看懂艺术品的话,要专门去学一些美学理论和美术史。
但并不是说平常人去艺术馆就没有意义了。有的。《如何看懂一幅画》的理论是:任何人都能看懂艺术品。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欣赏技巧后,你只要用心去感受就好,你感受到了什么,那就是那副艺术品要传达的。
不要附庸风雅的完全相信艺术专家的评论,那可能不适合你。就像不要完全相信豆瓣分高的就是好电影,你就会喜欢看,分稍微低一点就不看。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来说就是好电影。就像姜文说:(一步之遥)哪怕它只卖了一块钱,哪怕16亿人不喜欢,我也不在意,因为这是我最好的电影。
艺术有愉悦身心的作用,但为了装X而去接受不适合自己等级的艺术享受,明明自己没看懂,看得想睡觉,却因为某些“高级审美分子”的价值体系,违心地说“嗯,这个好,我看过”。这种行为就叫"看个展/影片/书 还看出优越感来了",也叫做附庸风雅。
但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真、讨教似的去看一些高于自己审美水平的东西当然是可以的。但我觉得应该做一些功课,否则面对境界太高的作品,除了养了养眼睛,收获不到什么。
比如这次看徐冰老师的展览,做了功课后就看懂许多。但提前做功课也会毁掉自己感受艺术品时纯粹的初体验。
2018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