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7月下旬,为躲避开炎热的西安,我参加了肯尼亚之旅观光团,由北京飞往肯尼亚。这个时候是肯尼亚最热闹的季节,因为角马大迁徙开始了。每年7~10月,几十万头角马和成群的斑马、瞪羚等食草动物从坦桑尼亚北部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穿越奔腾的马拉河来到肯尼亚西南的马赛马拉。我对于肯尼亚的印象是从《人与自然》电视栏目中了解了一鳞半爪,再就是电影《走出非洲》。尤其是这部电影让我对肯尼亚有了更多的迷恋。
凌晨1:30航班起飞。用餐后,饮一杯法国干红。机舱里空调温度低,有点发冷,赶紧裹紧空姐递来的披肩。迷迷糊糊了几个小时。早晨6:20到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机场。阿布扎比时差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因为要转机,只在机场附近溜达了一下。阿布扎比靠近海湾沿岸和内陆沙漠地区,气温炎热。
早晨9:30再次登机起飞,于午后13:20飞抵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机场。肯尼亚时差比北京晚4小时。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公元7世纪,非洲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
乘大巴车在去内罗毕的路上,道路拥堵。不时有兜售报纸和水果的中青年男女,不厌其烦地在路边和车窗前转悠。路边的行人步履匆匆,脚步很快,有的干脆在草丛里席地而坐,非常从容。
第一站是参观丹麦作家凯伦故居。凯伦故居位于内罗毕的郊区。这是一座占地面积广阔的庄园,在空旷的草坪周围,是茂密的灌木丛和次生树林。草坪中央是一栋别致的平房,里面有七八个房间,分别有餐厅、书房、起居室和凯伦夫妇各自的卧室。厨房里的烤炉,凯伦卧室里的浴缸,还有女主人起居室里的油画等,这些摆设和物件都同电影中的一模一样。我不禁触景伤情,深深怀念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主人。
凯伦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我没有拜读过,但我曾看过由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美国电影《走出非洲》。这部电影留给我的印象颇深,故事缠绵悱恻,扣人心弦。凯伦在东非肯尼亚度过了十几个春秋。电影画面以追溯往事的倒叙手法循序渐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迷人的非洲风情让我有一种莫名的眷恋。
离开凯伦旧居,又乘车来到内罗毕市中心。
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位于国土南部的高原上,距赤道不到150千米。城内花红草绿,林木葱翠,最值得留意的是城边上大片的原始森林。林内栖息着许多动物,包括羚羊、斑马、角马、犀牛、猎豹、狮子等100多种哺乳动物和400多种鸟类,也是世界上惟一的城市野生动物园。内罗毕是东非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市内有高耸入云的大清真寺,还有总统府、最高法院、自由广场等宏伟的建筑。位于市中心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是城内最雄伟的建筑物,站在顶层可饱览全城风貌。这里已举行过许多次世界和区域性国际会议。
晚上团队集体乘车在郊外一处露天广场品尝各种风味的烤肉。来到肯尼亚最𣎴能放过的美食就是烧烤。肯尼亚的非洲烤肉与一般的烤肉不同,除了牛肉、鸡肉和鸵鸟肉外,还有斑马肉、长颈鹿肉、羚羊肉和鳄鱼肉等鲜见的动物名称。不过这些动物都是人工饲养的。几十位黑人厨师围绕着可旋转的大烤炉将各种肉串或肉片串在一米多长的钢条上,在熊熊炉膛中将肉烤制成金黄色,撒上作料,来到桌前不停地为游客削肉。周围随风飘来的是浓浓的肉香。我尝了一块牛肉和一块鸵鸟肉后,就觉得有些腻歪了,要了一碗叫做“姆卡姆”的稠粥。这碗稠粥由绿豆、玉米和土豆熬制而成,再加上牛肉和汤汁,味道清香爽口。这大约是东非地区的一种主食。除去烤肉外,还有好几种水果。肯尼亚盛产木瓜、芭蕉、芒果,菠萝等水果。来自北京的几位青年男女吃完斑马肉,又吃鳄鱼肉和羚羊肉等,吃得不消停,我真有些羡慕了。舞台上还有文艺演出,除了非洲舞蹈外,还有华语独唱。我穿着外套,在室外感觉一丝凉意。原以为肯尼亚处在赤道附近,天很热,那只是一种错觉而已。除沿海地区拥有真正的热带气候外,肯尼亚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地,海拔平均在2500米左右,早晚气候凉爽,白天则温暖,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比较强烈,平均气温在零上20度,倒是避暑的好地方。
晚上9点多回到市区。下榻套间宾馆。
二
丰盛的早餐后,我们分乘4辆丰田越野车向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方向行驶。这种特制的越野车能乘坐7人,顶棚可以掀开,天窗周围都包着厚厚的一层海绵,方便游客观赏动物和拍摄。每车只安排5人,所以显得很宽敞。
从内罗毕往西北行驶60多千米,到达东非大裂谷的利穆卢瞭望台。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非高原的东北,赤道横贯国境中部,东非大裂谷纵横南北,因而有"东非十字架"之称。被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的东非大裂谷,全长6400千米,宽约50千米至100千米,深约50米至1000米。在制高点上观看,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谷底松柏叠翠、莽莽苍苍。在幽深中掩映着许多湖泊,水色湛蓝,似镶在原野中的蓝宝石,晶莹剔透。
离开大裂谷不久,汽车行驶在崎岖颠簸的道路上。路边两侧是广裘的草原。许多小孩在向我们招手。还看见一些小孩头顶着水囊,徒步至几千米外的河里取水。干旱缺水在威胁着东非贫民的生活。还见到几位妇女裸露着乳房,背着婴儿,领着几个大约七八九岁的孩子,行走在阳光强烈的草原上。也常看到单个或几个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的马赛人。他们身材偏瘦,腿细长,但走路的步伐非常敏捷,有的甚至在长跑。难怪非洲的长跑冠军多。不时在草原上出现牛群和羊群,放牧的多为少年或年轻人。经过一个村镇时,只见十几个人围着一座报刊亭在免费阅读报纸上的新闻。大街上和马路旁常能看到席地而坐的行人。
"鸵鸟!"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几只鸵鸟,车上的人立刻兴奋地惊叫起来。几只鸵鸟在草地上奔跑。过一会儿又看见几只斑马,还有几只角马。大家都站起来观看。让大伙更兴奋的是,远处又发现几只大象。
午前十一点多来到距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不远处的一个马赛村庄。马赛人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游牧民族。人口大约100万。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大院,泥巴堆起的七八栋简陋民居,门前屋后都铺垫着一层厚厚的牛羊粪。在当地导游的协调下,十几位青年男子为我们表演节目。他们手持棍棒或长矛,一边吆喝,一边欢快地跳舞。看表情和动作,大约是在表演他们自由的游牧生活。接着又为我们表演跳高动作。他们个个动作敏捷,原地跳高,一个比一个跳得高。我们为表演者和小孩子分发了糖果和一些小零食,当然还有铅笔和一些小玩意儿。他们个个开心,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们。我们进入屋内参观。进户门很小,也没有安装门板,我是侧身进入的。屋子里光线黑暗,没有窗户,过道似乎和厨房混杂在一起。过道左边是孩子的卧室,右边是父母的卧室,大约都在五六平方米,里面是地铺,屋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和摆设,简陋得让人不可思议。屋里散发着刺鼻的汗腥和恶臭。
小孩和妇女都站在屋檐下,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裙装,戴着头饰和项圈。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年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马赛男人的披风多为红色,大约是为了驱赶狮子和其它野生动物。他们不吃蔬菜,吃牛羊肉,只喝牛奶、牛血。到了晚上,马赛人将村口的大门用树枝堵住,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过去马赛少年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时,必须要用长矛杀死一只雄狮,才能证明自己的勇敢。现在政府为了保护狮子,教育村民不要杀死狮子,最多一个村落一年只杀死一只狮子。因为狮子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整个马赛马拉保护区生存着500多头狮子。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这片草原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马赛人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发扎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
午后十二点多进入马赛马拉保护区。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肯尼亚这个东非高原之国,国土面积5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大约4000多万,却散落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有26个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肯尼亚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横跨肯尼亚和其邻国坦桑尼亚两个国家,面积仅次于维多利亚湖和东非大裂谷之间的赛伦盖蒂大草原,总面积4000平方千米,其中1500平方千米在肯尼亚境内。
保护区大门口有持枪的军人把守。
进入保护区跃入眼帘的是茫茫草原,青草密密麻麻,有点泛黄,大约高度都在一公尺以上。刚驶入大门不久,在路旁出现四五只疣猪。它们非常警觉,很快消失在灌木丛中。
大约在保护区行驶了半小时,来到一处度假村。度假村四周是寂静的草原。草坪上随时都能见到淘气的𤠣子。我们在下榻的别墅里匆匆洗漱了一下,然后来到餐厅用餐。午饭是西餐,非常可口。我要了一杯法国葡萄酒,边吃边饮。酒后又喝一杯牛奶。肯尼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产众多的新鲜蔬菜,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历史上肯尼亚曾长期作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点相当普遍而且正宗,餐饮也是非常讲究的。
午后14点我们乘坐越野车出发了,在马赛马拉草原上开始寻找野生动物。不久遇见几只鸵鸟,车上的人拿起"长枪短炮"猛拍。紧接着出现一群瞪羚。很快大批的角马和斑马出现了,大约有上万只角马。这是上周第一批从坦桑尼亚越过马拉河来到马赛马拉草原的迁徙者。导游说,通常大迁徙角马总是和斑马结伴而行。斑马能识别方向,听力和眼神非常好。角马却能嗅到水源,它们取长补短,一道完成大迁徙。当十一月马赛马拉草原的雨季来临时,它们又会返回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
尤其是角马非常乐观,它们当中的许多勇士昂首阔步跳跃着。这大约是它们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时光。
一群大象慢悠悠地走过来。这里面还有两只小象。还有几只侏羚和一群羚羊在悠闲地吃草。在回来的路上还看见七八只马羚和十几只大羚羊。
草原上的树并不集中,一棵或几棵疏疏朗朗散落在空旷的草原上,树也不高大,以金合欢树居多,树冠却很大。这对广袤的草原是一种巧妙的点缀。可能有些树上就躲藏着花豹呢。许多说不出名字的鸟儿,它们在树冠上叽叽喳喳的喧嚣着,为充满生机的大草原进行伴奏 。
我们回到目的地已是傍晚时分。大家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忽然倾泻下来一阵瓢泼大雨。晚饭后天完全黑了,回别墅休息。导游一再交待,这是保护区核心地带,夜间不要外出。
在别墅的阳台上可观赏草原。但外面黑乎乎的,只有猴子的叫声和河马的吼声。不远处有一个水塘,是河马的聚集地。
三
早晨六点起床。草原上空气湿漉漉的。信步来到距离度假村不远处的灌木丛中,观看水塘里的十几只河马。河马的生活单调,一会儿将头埋在浑浊的水里,一会又露出水面,张开大嘴吼几声。
新的一天的历险开始了。早饭后大家分道扬镳。大部分成员要去很远的地方乘坐热气球。我选择了继续搜寻野生动物。明天就要离开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我还没有看到马拉河和非洲雄狮呢。我同导游乘坐一辆越野车向北出发了。没几分钟,突然附近传来狒狒的喧嚣声,我站起来观看,只见一群狒狒稀稀拉拉地往草原深处走去。驾驶员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本土人,大约三十多岁。他有一本有关介绍马赛马拉草原野生动物的书,里面还有动物的彩色图片。我翻开书,对着狮子比划着,他微笑地点头。
在几乎没有车辙印的草丛中慢慢搜寻着。我总以为能有见到狮子的好运。这时司机转过身来,向我们打着手势。我和导游赶紧站起来,只见我们的右侧车轮下正横躺着两只雄狮!我立刻摁下快门。我们的声响显然打扰了雄狮的美梦。其中一只坐卧起来,张开大嘴打着哈欠。然后看了我们一眼,站起身来向不远处的一块巨石走去。巨石的缝隙中长着一棵大树。另外一只雄狮发觉它的同伴走了,睁开眼,伸了一下懒腰,连我们看都不看一下,就起身找它的同伴去了。太阳已经出来,它们也许卧在树下更凉爽一些。司机通过车载电话呼叫他的同伴,很快有几辆车向巨石这边靠拢。
我处在高亢的兴奋之中,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野生雄狮!车还没走多远,在一片密不透风的灌木丛里中又发现一处狮群。有3只成年母狮和5只小狮子。成年母狮在灌木丛中睡觉,几只小狮子在母狮身上玩耍。等了十几分钟,成年母狮都不出来,我们只好往南行驶。在前方的草丛里看见一只胡狼,它在左顾右盼着。我对着它拍了几张,它很快消失在丛林中。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马拉河岸。
马拉——生命之河!马拉河常年水流丰沛,它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哺育着广袤草原上的无数生命。两岸被灌木和丛林掩映着,幽深的河谷蜿蜒奔腾。河床的宽度大约在80~120米。马拉河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马拉河全长395千米,其中60%位于肯尼亚境內,但最后流入坦桑尼亚。河对面的几只大羚羊和疣猪正在悠闲地吃草。河谷中的鳄鱼有的在浅滩上晒太阳,有的在水里养精蓄锐。有两只河马在浅滩上行走。沙滩是河马打盹的好地方。河马和鳄鱼互不侵犯,在一条河谷中生存。河床上有明显踩踏的痕迹,形成一条斜坡路。这无疑是上周第一批动物大迁徙留下的痕迹。每年7~8月,这里都要发生野生动物渡过马拉河的壮观场面。激流中鳄鱼在狙击角马和斑马,既血腥又悲壮。角马在数量上比鳄鱼占有优势。角马靠集体的智慧,渡过这条生命之河。除了一些角马被鳄鱼杀死之外,还有一些角马溺死在水中。这时候马拉河成为鳄鱼的饕餮盛宴。在长达3000多千米的大迁徙中,几百万只角马形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草原上扮演主角。每次只有70%的角马才能回到它们的出发地。尾随着这些迁徙大军的是狮子、猎豹、鬣狗等食肉动物,它们游荡在这片茫茫的草原上,在这里表演着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动物世界。
几千年以来,这些生灵就这样如约而至,形成了一条悲壮的生命链!
导游告诉我,下一批大迁徙大约在下一周,大批的角马正在坦桑尼亚的草原上往马拉河这边移动呢。我没有看到角马渡河的壮观场面,但我毕竟看到了先期过河的大批角马和神秘的马拉河。
离开马拉河不久,见国内央视的几位记者正在车顶上对着一棵大树摄像呢。原来有一只花豹将一只瞪羚的死尸拖至树上。瞪羚挂在树枝上,但花豹却不见了踪影。今年七月以来,国内央视派出多名记者前往肯尼亚釆访。中央电视台最近对动物大迁徙的报道频繁播出,国内游客到肯尼亚旅游蔚然成风。
又行驶了大约十几分钟,只见几位法国游客正在车顶上拍照,我们赶紧凑过去。原来是一只猎豹正躲在高高的草丛中,旁边还有两只小猎豹在咻咻地叫着。大约是为了安全起见,猎豹带着幼崽钻入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
在大草原上很快又看到成群结队的角马和斑马。在一片灌木林中,停着几辆车,车上的人在忙着摄影。我们也迅速赶过去。只见草地上横七竖八躺着5只角马的死尸,其中一只已经开膛。不远处是一片非常浓密的灌木林,里面卧着1只雄狮和4只母狮,它们在大口喘气,几只幼狮在打闹着。显然这场杀戮刚刚结束不久。因为天热,狮群们在休息。等天稍微凉下来,它们才开始享受这顿大餐。每年只有这个时候,才是草原之王最开心的日子。
午后14点回到位于保护区西北角的新驻地。乘坐热气球的大批人马也回到了驻地。吃午饭时听他们抱怨乘坐热气球浪费了许多时间。我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感到高兴。又多饮了一杯葡萄酒。
午餐后回到驻地。门前是一条流水的深谷,也叫鳄鱼沟。这是一处帐篷别墅。进门时拉开拉链,客厅和卧室二合一,最里面是卫生间,俨然一个火车皮,但屋内的设施都很到位。
小睡了半小时。午后16点驱车继续在保护区搜寻动物。这时的太阳已经很温柔了,草原上平静了许多。同车上的一位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很快发现了情况。她说右边不远处有狮子。司机很快右转。一只雄狮和一只䧳狮正并头卧在草地上。这时䧳狮回头慢悠悠地走了,雄狮立马跟在后面,不时在䧳狮屁股上嗅着,很快䧳狮卧倒,雄狮也趁势骑了上去,它们显然不顾及我们的围观,开始交配起来。它们每次交配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几十秒。䧳狮站起来又走了,雄狮继续不离不弃。这时围观的车辆太多,拍摄的角度受到影响,我们只好离开这里北上。行驶了十几分钟,见前方不远处停着两辆车,我们赶紧靠拢过去。一只雄狮和一只成年母狮站立在空旷的草地上,一只幼狮紧贴在母狮身旁。雄狮不知何故向幼狮凑过去,母狮大吼一声,雄狮悻悻地离去。雄狮在我们的车轮上蹭了几下,然后走到一旁,旁若无人地在解大便。完事后,雄狮也不再理会那母子俩,距它们有二十几米,背过身去向前又走了几步,卧在草丛里,向远方凝视着。那只成年母狮在另一侧站立着,幼狮依旧是紧贴在它身旁,它们也不回头看那只雄狮。
这时太阳已经西斜,草原上似乎有了色彩。我们也满载着收获返回驻地。
晚餐时天已经黑了。驻地处在一片密林中,湿度大,感觉到了凉意。倦意袭来,早早入寝。
四
早餐后车队向保护区大门方向行驶。荒野是野生动物的天下。一路上遍布青草和沼泽,蚊蚁和寄生虫也会滋生传播疾病,这里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草原中的大象、长颈鹿、瞪羚、侏羚、马羚、羚羊、大羚羊、角马、斑马、疣猪、狒狒等野生动物都依次出现,似乎在为我们送行。遗憾的是,在马赛马拉保护区始终未能见到草原上的清道夫——鬣狗。
九点多车队驶出马赛马拉国家公园。
经过将近3小时的颠簸,于午后13点多来到纳瓦莎湖国家公园。纳瓦沙湖在首都内罗毕西北方向约90千米处,坐落在大裂谷之内。该湖由断层陷落而成,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13千米,最深处20米。湖面海拔1900米,是大裂谷内最高的湖,也是肯尼亚唯一的淡水湖。
午餐后回别墅休息。
几十栋别墅呈U型坐落在宽广的草坪上。透过房间硕大的落地窗就能看到正在吃草的骏马。推开客厅后门,外面是整齐的草坪和大树。在空旷的原野上,还看到悠闲的长颈鹿和马羚。不远处就是纳瓦莎湖。
午后15点大家随导游来到纳瓦莎湖边。我们分乘几艘游船开始在纳瓦莎湖上游荡。
纳瓦沙湖位于大裂谷之中,许多树掩埋在湖水中,只露出树冠。树冠上栖息着许多鸟类。尤其是白鹤居多,成群结队,让纳瓦莎湖成了鸟的天堂。为了让游客欣赏到鱼鹰,船夫会吹响口哨,然后扔下一条小鱼,鱼鹰很快从树上急降下来飞到湖面衔起鱼,而后飞回树上吃。鱼鹰出动的整个过程只有几秒,很难抓拍到好看的照片。
河马不时将头露出水面,张开大嘴呼吸。湖中产鲈鱼和非洲鲫鱼。
在湖上游荡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上岸。岸上有上百只角马在奔跑。游人纷纷拍摄,角马一会儿跑到这头,又一会儿被游人撵到那头。还有十几匹斑马,被游人包围着拍摄。在不远处卧着两只非洲野牛。野牛是凶猛的大型动物,尤其头上那两只巨大的尖角,让人不寒而栗。野牛的重量都在一二吨左右。导游一再叮嘱我们不要靠近它们,我们在远处用长焦镜头拍摄。野牛的周围还有十几只马羚在悠闲地吃草。
晚餐时专门品尝了来自纳瓦莎湖出产的鲈鱼和非洲鲫鱼。尤其是清蒸非洲鲫鱼的肉质细嫩紧致,鲜美无比,禁不住又多饮了一杯葡萄酒。饭后在驻地拍摄落日。最后一抹夕阳从纳瓦莎湖灌木的缝隙中透过来,夜晚降临了。
五
早餐后车队离开美丽的纳瓦莎湖。沿途是无垠的草原和森林。经过赤道线。大约行驶了4小时,于午后十二点多到达博高利亚湖国家公园。
午餐后,在露天咖啡馆喝咖啡时,在不远处的丘陵上发现几头犀牛,旁边还有几头野牛。我用长焦镜头拍摄。犀牛属大型厚皮哺乳动物,身高一米多到两米,体重一吨多到三吨。犀牛看似笨拙,但非常敏捷,奔跑起来时速可达40多公里。犀牛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的野生犀牛数量大约在一万头左右。犀牛分为几个亚种,有亚洲的印度犀和非洲的黑犀和白犀。我眼前的是几头白犀牛。
很快我们随车队又出发了。来到博高利亚湖岸时,成千上万只火烈鸟密密麻麻地栖息在水边,待我们走近时,火烈鸟又飞至离我们更远的地方。远远望去,湖面上像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大半个天空。它们喜欢结群,群飞群止,起飞时彩霞漫天,落水时火光铺地。显然我的70至200mm的镜头落伍了,即使是500mm的镜头也不给力,至少也得600mm的定焦镜头才能控制住画面。
火烈鸟又叫焰鹳、红鹳和火鹤,是世界著名的一类大型涉禽。成鸟在繁殖季节全身羽毛呈鲜艳的朱红色,因而得名火烈鸟。火烈鸟与一般鸟类不同,有结集大群繁殖的习性,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听导游说,火烈鸟往往都是几万只甚至十几万只聚集在肯尼亚南部的博高利亚湖面或浅滩上。博高利亚湖位于裂谷带边缘,是碳酸钙湖,湖岸有许多温泉,周围弥漫着蒸气,齐声轰鸣,很多温泉都达到沸点,可以轻易将鸡蛋在短时间内煮熟。湖上还生长着大片的蓝绿藻和矽藻,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颜色。湖岸周围被浓密的矮树和草丛包围着,里面有羚羊等野生动物。还见到一只非常稀有的土羊。
傍晚回到保护区驻地。别墅门前的湖水已漫过台阶,临时用沙袋垫底。我们进屋时都小心翼翼地踩在沙袋上,周围的矮树都被泡在湖水中。但树上落着几只花鸟很诱人。前几天的一场大雨让博高利亚的湖水四处漫溢。一群水鸟从树枝上掠过,水面上荡起𥻘粼波光,风景十分秀丽。湖水里有鳄鱼和河马,晚饭后不再出门了。
六
早餐后车队驶出博高利亚湖保护区,前往纳库鲁湖国家公园。中途在零度赤道线上停车,大家纷纷在标志碑前拍照留念。过了赤道不久,于午前十一点钟到达纳库鲁国家保护区。同所有的保护区一样,大门口都有持枪的卫兵把守。纳库鲁湖国家野生动物园,被誉为“观鸟天堂”,位于肯尼亚裂谷省首府纳库鲁市南部,平均海拔1753米。
先在别墅里休息了片刻,然后至餐厅用午餐。下榻的别墅掩映在一片丛林中,不远处就是纳库鲁湖,周围鸟语花香。
午餐后车队出发。经过一片茂盛的丛林后,纳库鲁湖就展示在我们面前。在丛林中有三五成群的白犀牛、野牛和长颈鹿,还有疣猪、羚羊和斑马等。车队经过时,它们迅速躲避到丛林里。
纳库鲁湖边上都是矮树和草丛,栖息着许多珍禽异鸟。尤其以白鹤、黑鹳、秃鹫、褐鹰、长冠鹰等食肉鸟居多;也有杜鹃、翠鸟、太阳鸟等其它鸟类。近距离接触这些大鸟,让我兴奋不已,并不断摁下快门。纳库鲁湖本来是火烈鸟的天堂,但因为今年雨水多,湖区水位升高,它们都躲避到博高利亚湖了。火烈鸟喜欢水浅且平静的湖区。
纳库鲁湖位于肯尼亚纳库鲁市南部,湖泊面积52平方千米。纳库鲁湖虽然面积不大,却由于聚居在这里的鸟类而名声远扬,素有"世界禽鸟王国"之称。这里气候温和,湖水平静,水草丰美,是鸟类聚居的天堂。
为了拍摄形形色色的大鸟,对湖边草丛中溜达的犀牛、水牛、长颈鹿、羚羊、疣猪等野生动物已经不屑一顾了。直到天色快要暗淡下来,我们才开始收兵。
七
早餐后同那库鲁湖国家公园告别。车队前往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行驶了大约半小时,车队在一条峡谷旁驻足,欣赏一处巨大的瀑布。这处瀑布落差大,场面壮观,山谷间轰然作响,回声大。导游讲,这处瀑布的发现者是一位英国人,所以瀑布的名称也是以这位发现者的名字名命。
中途在方舟旅馆停留并参观访问。方舟旅馆坐落在原始森林中,它只有50间船舱似的标准间,透过走廊和房间的玻璃,可看到水牛和疣猪等野生动物在水边饮水。里面的设施非常好,但遗憾的是,这家旅馆已经客满,我们在旅馆逗留了半小时后,只好继续往南行驶。
午后十二点来到肯尼亚山国家公园。驻地酒店的设施虽不及方舟旅馆那么奢华,但也相当不错。透过房间的玻璃,或者登上酒店阳台和楼顶,就能随时看到长颈鹿、水牛、羚羊、疣猪等野生动物,它们在水边饮水或悠闲地享受阳光。房间的窗户是落地玻璃,我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池塘和许多野生动物。
肯尼亚山位于赤道之南,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仅次于距离南方320千米的吉力马札罗山。肯尼亚山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我们的住处坐落在肯尼亚山北坡的丛林中,周围烟雾缭绕,雪峰若隐若现,与西藏阿里的冈仁波其峰相似,很难看到它的真容。
惬意的午餐之后,我们跟随着荷枪实弹的军人,徒步进入肯尼亚山的密林中。肯尼亚山位于大裂谷东侧,海拨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刚下了小雨,天阴着。密林中的草丛并不宽广,大多被灌木和丛林包围着。因为密林中有大象、犀牛和野牛等凶猛的动物,我们的一前一后都由军人侍卫。据说还有狮子和花豹等食肉动物出没。这里的狮子身材偏小,面部呈黑色。但大家徒步走了两小时,也只见到在酒店附近看到的那几种动物。但我们也有新的发现。肯尼亚山一带的长颈鹿形体小,斑纹深;而马赛马拉草原的长颈鹿形体大,斑纹浅。回到酒店的时候,裤子和鞋子都被草丛中的雨水淋湿了,赶紧回房间换上了预备的新鞋。
傍晚在酒店2楼餐馆用餐,透过落地窗欣赏着迷人的日落。因为明天要离别东非草原,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举起了酒杯。
酒后在二楼平台上发现一只猫豹,正在专心致志地啃一块骨头。我赶紧从房间里拎出相机,从不同角度对这只稀奇的猫豹进行拍摄。房间的落地玻璃窗上不时有猕猴来侵扰,水塘边的水牛和马羚都懒洋洋地卧在草地上。
睡前服务员上门登记,问我们是否要按约定敲门。因为凌晨三点和五点分别是花豹和大象出来觅食的时间。大家都说要看花豹。花豹是一种非常隐蔽的食肉动物,喜欢昼伏夜出。但终究一夜平安无事,也没有服务员来敲门。大约花豹睡懒觉了。
八
早晨站在餐厅的平台上观看日出。肯尼亚山的主峰被丛林遮蔽,隐隐约约,但一轮红日在丛林中升腾,几乎染红了大半个肯尼亚山。瞬间一团白云飘过,发现了屹立在眼前的雪峰!终年积雪的山峰绵延起伏,像一匹狂奔的骆驼飘荡在红日中。但还来不及摁下快门,恍惚了一下,云雾又很快笼罩了雪峰!
早餐后大家都在酒店门前与司机和导游等合影留念。因为再过几小时,到机场后就要分手。尽管肤色和语言不同,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热情让我们敬佩。尤其是带我去马拉河的那位司机,他的人缘最好,主动找他合影的人最多。
在去机场的路上,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心情。尽管在东非度过了八天时间,但非洲草原仍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路边的野生动物,还有丛林、草原、河流以及匆匆走过的行人都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