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第3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作者: 晾晾妈妈310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07:27 被阅读0次

    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Watson, J.B., & Rayner, R.(1920).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1-14.

          你想过你的情绪反应是从哪儿来的吗?如果想过,那你也不是唯一一位这样的人。情绪起源的问题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一直令许多行为科学家着迷,这在本书中就可以得到证实。本书有四项研究是与情绪反应直接相关的(第5章,Harlow,1958;第6章,Ekman & Friesen,1971;第8章,Seligman & Meier,1967;第9章,Wolpe,1961)。这项由华生和雷纳(Rayner)所做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实验,在近一个世纪前公之于世时,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并且这种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当你翻开任何一本基础心理学教材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会发现它们几乎都包含了这项研究。

          这项研究的历史重要性不仅要归功于研究结果本身,而且它还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如果我们回溯到20世纪初,感受一下那时心理学的状况,便会发现当时的心理学几乎完全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研究所统治(参见第8章安娜·弗洛伊德的相关部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早期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简单地说,就是行为和特殊的情绪是由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因此,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华生相信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正如他在1913年的著名研究报告中所宣称的: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特定环境中成长,我可以保证,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

          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以及公众普遍不愿接受这些新观点。对情绪反应来说尤为如此,因为情绪反应似乎是产生于内部的,所以华生试图用实验证明特定情绪可以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来产生,而不是由内在作用引起。

    理论假设

          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使你自发地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并且这种刺激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会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换言之,你最终会条件反射性地害怕白鼠(这种观点体现了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华生强调,人类并不是天生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

    方法和结果

          被试艾尔伯特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为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天生害怕某种特定刺激,研究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绵。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地触摸它们,但从未表现出丝毫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不会引起恐惧,所以可将它们看作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这并不困难,因为我们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出现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由于这种反应是无需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作是“无条件刺激”。在本实验中,研究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4英尺长的铁棒。这种声音使他受到惊吓,并开始哭泣。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否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当时持有的伦理逻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值得商榷,本章稍后将对此问题及该研究涉及的所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实验开始后,华生和他的研究生助手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铁棒被突然敲响,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感到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与声音同时呈现共7次后,不再出现声音,只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白鼠的方向爬得飞快,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用了短短的1周时间。

          随后,研究者想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作“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其他相似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又过了一周,对艾尔伯特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随后研究者欲检测这种恐惧是否泛化,他们给艾尔伯特呈现一种与白鼠相似的东西(白兔)。研究者描述为:

          消极反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四肢将自己支撑起来,边哭边爬走了(P.6)。

          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前,艾尔伯特并不怕兔子,并且也没有建立对兔子的特定恐惧性条件反应。

          在同一天内,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毛皮大衣、一包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令这项研究声名远扬而又声名狼藉之处,就是华生把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呈现给艾尔伯特,这也是最著名的泛化实验之一。小艾尔伯特会是什么反应呢?没错,是恐惧!五天后,再次对艾尔伯特进行测试。表3—2中列出了这一天呈现的物品顺序。

          关于条件性的情绪反应,华生想考察的另一方面是:习得的情绪是否会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如果艾尔伯特对这些动物和物品的恐惧反应只发生在实验室而不发生在别的地方,那么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将大大减弱。为了验证这一点,在进行表3—2中的测试的同一天,研究者将艾尔伯特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那里灯光更明亮,而且人更多。在这种新环境中,很明显艾尔伯特仍对白鼠和兔子感到恐惧,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华生和雷纳想要做的最后一个实验是观察艾尔伯特新习得的情绪反应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久,艾尔伯特就被人收养,并要离开医院,因此所有测试在31天后终止。31天后,再给艾尔伯特呈现圣诞老人的面具、白色皮毛大衣、白鼠、白兔和狗,他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十分恐惧。

          华生和他的同事还计划对艾尔伯特重建条件反射(recondition),以消除他的这些恐惧反应。然而,小艾尔伯特在完成最后一个实验后就离开了医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矫正实验没能进行。

    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意义

          华生在这项研究及他的所有工作中有两个基本目标:(a)证明人类所有的行为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b)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即我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是错误的。虽然这项实验在方法上存在缺陷,并且严重违反了伦理道德(我们将在下一页讨论),但在很大程度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而成为条件反应。这一发现对开创心理学的另一个主要学派——行为主义功不可没。在这里,某些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为人类所共有的东西也服从于条件反射原理,就像巴甫洛夫发现的狗能学会听到响铃后分泌唾液一样。

          对这项研究的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都可用同样的方式习得。换句话说,当你听到一首老歌时,会感到伤感;求职面试或公众演讲时,会紧张;春天到来时,感到愉快;听到牙医手中工具发出的声音时,感到害怕。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你头脑中这些刺激已与特定的情绪建立了条件反射联系。其他一些情绪的更极端反应,如恐惧症和性恋物癖,也可以通过相似的条件反射序列来形成。

          华生很快指出,他的研究成果与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能更直接更简洁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像华生和雷纳在论文中提到的,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会把吸吮拇指当作追求快乐的本能表现。然而,艾尔伯特会在他感到害怕时吸吮拇指。拇指一放到嘴里,他的害怕就能缓解。因此,华生把吸吮拇指解释为一种阻碍恐惧产生的条件反射。

          在这篇论文中,华生和雷纳对弗洛伊德学派如何解释艾尔伯特将来对白色皮衣的恐惧进行了预测。他们称,弗洛伊德学派的分析家可能通过梦来进行分析。这个梦显示艾尔伯特在3岁时想玩妈妈的假发,却遭到妈妈的严厉斥责(P.14)。华生之所以用艾尔伯特的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成年人的情绪困扰不能总归因于弗洛伊德学派所主张的少年时代的性创伤。

    问题和批评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实验者对这名无辜儿童的做法感到担心,甚至是气愤。这项研究明显违反了人类行为研究中现行的伦理学标准。现在任何一个以人为被试的研究机构都不会赞成这项研究。然而,在一个世纪以前,这种伦理标准并未正式出现。在早期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实验方法上存在违背伦理的情况。应该指出的是,华生和他的同事并不是惨无人道之人,况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经探索的领域。他们承认在进行条件反射程序前的确犹豫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最终他们确定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便不做这个实验,在艾尔伯特离开医院的庇护后,一些类似的恐惧也会自然出现在这孩子身上。即便如此,撇开实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谈,单说让一名孩子惊惧到如此地步,难道是恰当的吗?如今绝大多数的行为科学家都会对此予以否定。

          在这项研究中,另一个与伦理学有关的重要问题是,艾尔伯特在离开研究环境时并没有消除恐惧。华生和雷纳在他们的文章中承认这种引起情绪的条件反射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倘若果真如此,那么从伦理学角度上讲,很难为研究者任由这种恐惧伴随艾尔伯特成长的错误行为找到辩解的理由(天知道还会有多少类似于这种刺激的东西会引起艾尔伯特的恐惧)。

          与此相关,一些研究者还批评了华生关于这些恐惧会无限持续下去的假设(Harris,1979)。另一些人则怀疑华生对艾尔伯特施行条件反射的有效性(Samelson,1980)。很多研究证明,由于其他经历或仅仅是时间的推移都可使条件反射行为消失。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艾尔伯特5岁时,有人把一只宠物兔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一开始他会感到恐惧(这无疑会使他的养父母感到困惑),但在与兔子的相处中,他发现并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如巨大的声响),于是他对兔子的恐惧很可能会慢慢减弱,直到对兔子不再产生任何恐惧反应。这是学习心理学中一个十分明确的过程——“消退”。人一生中不断地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解除条件反射的过程,“消退”是其中的一个常规部分,但对艾尔伯特来说,却并非如此。

          近期,一个由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耗时7年终于揭示了这个名为“艾尔伯特”的孩子的真实身份,这是一个保守了数十年的秘密。艾尔伯特已被确认就是道格拉斯·梅利特(Douglas Merritte),是阿维利亚·梅利特(Arvilla Merritte)的儿子。华生研究期间,阿维利亚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工作,是“哈丽特·莱恩之家”的一名护士。她同意让自己的儿子作为被试,并得到了1美元的报酬(见DeAngelis,2010)。在这些新的发现中,最令人悲伤的是道格拉斯在6岁时死于脑积水(大脑内部及其周围液体积聚)。现在针对这种疾病有许多疗法,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种病通常是致命的。因此,艾尔伯特是否克服了华生对他建立的恐惧仍不可获知。此外,还需提到的是,在这项研究开展期间,华生由于与他的研究生助理罗莎莉·雷纳发生婚外情而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解雇。

    近期应用

          尽管华生1920年发表的文章存在伦理缺陷,却仍一直被许多研究所引用。这些研究涉及范围很广,从子女养育到心理治疗。其中一项研究对婴儿情绪表达中的面部表情进行了考察(Sullivan & Lewis,2003)。我们知道,人类的面部表情与相应的特定情绪是一致的(见第6章艾克曼的研究)。但是,这项研究被进一步扩展,考察了婴儿的表情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在他们年龄非常小的时候,这些不同表情所表达的含义。对婴儿面部表情含义的理解,有助于父母更好地和婴儿交流并照顾他们。作者指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向执业医生提供基本信息,以帮助他们及父母更好地识别所照料的婴幼儿的表情信号(P.120)。”这项研究对华生的研究成果的运用让人感到某种欣慰,因为华生对小艾尔伯特采用的颇有争议的研究方法最终发挥了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加敏感地觉察到婴儿的情感和需要。

          正如前面曾提到过的,一种情绪,譬如害怕,它的极端形式能产生严重的消极结果,即恐惧症。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症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类似于小艾尔伯特对有毛动物的恐惧的形成过程(参见本书第9章Wolpe治疗恐惧症的研究)。很多关注恐惧症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都纳入了华生的研究,其中有一项研究从先天—后天的视角探讨了恐惧症,并得出引人注目的结果。华生的研究,显而易见是完全基于环境(或后天)决定论的观点,大多数人也会认为恐惧症是习得的。

           然而,肯德尔、克尔柯沃斯基和波瑞斯可特(Kendler,Karkouski & Prescott,1999)却提供了相反的有力证据:恐惧症的发展可能包括大量遗传因素的作用。研究者以1700多名女性双胞胎为对象,研究了她们的恐惧症和莫名的恐惧(参见本书第1章中鲍查德对双胞胎的研究)。他们发现恐惧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作者的结论是:虽然恐惧症可以通过个体的环境经验形成,但在恐惧症的形成中,家庭的生物学影响要比其环境性影响更重要。设想一下:天生具有恐惧!这种观点与华生的理论尖锐对立,可以说,又给贯穿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先天—后天之争点了一把火。

    DeAngelis, T.(2010).Little Albert regains his identity.Monitor on Psychology, 41,10.

    Harris, B.(1979).What ever happened to little Alber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51-160.

    Kendler, K., Karkowski, L., & Prescott, C.(1999).Fears and phobias: reliability and habitability.Psychological Medicine, 29(3), 539-553.

    Samelson, F.(1980).Watson’s little Albert, Cyril Burt’s twins, and the need for a critical sci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19-625.

    Sullivan, M., & Lewis, M.(2003).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young infants and children: A practitioner’s primer.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16,120-142.

    Watson, J.B.(1913).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Psychological Review, 20,158-17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p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