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听得到,再次说起《UP56》,内心忽然有种感慨:跨越阶层还可以吗?
在这里我想先说下,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一直被诟病,但相对来看,它的确是最公平的,靠你自己的实力而上,平等对待所有人。应试也好,死记硬背也罢,所有人都要过这个桥。给到了每个人机会,真的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UP56》是英国的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不同阶层的几个孩子,从7岁、14岁开始一直到56岁那年生活的境遇和现状。7岁时,孩子们还是天真烂漫的,童言稚语。但此时,也有不同,上层家庭,就是家境富裕、权力等基于社会顶层的家庭,这些孩子们已经在阅读《华尔街日报》了;而下层家庭,比如在贫民窟的孩子们,他们在街头玩耍、打闹,或在家庭中做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阶级的固化越来越严重,上层的孩子上了牛津、剑桥,而底层的孩子则早早进入了社会做起了同父母一辈所类似的工作。
上层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更多的财富,有着更好的身材;底层家庭的孩子,很早进入了社会,生活贫苦,结婚早,孩子多,根本没时间做锻炼,身材更无法维持和保障。一边是忙碌,无法逃离;另一边是自律,规划出的想要的生活。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这中间有两个孩子跨越了阶层:一个孩子由于考试受了刺激,得了抑郁症,一直未能调节好,从中层家庭算是过上了底层的贫苦生活。另一个孩子,则是在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机遇下,实现了从中层家庭向上层家庭的跃迁,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阶层在于资源、环境等,相对固化,的确很难突破。但从这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它并不是坚不可摧,而是在于你自己想要怎样,努力+机遇,是可以实现跃迁的。即使一代人不行,下一代人继续,总会获得跃迁。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素人时代,信息扁平、通畅,更应该抓住。
了解情况,了解现有的状况,从而确定目标,确定方向,努力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