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43013/ea1f5df4a70db30f.jpg)
近代中国,出现过很多有才情的女子,例如宋家三姐妹、张家四姐妹。
历史上,女人留名多是因为两种原因:有才或者有貌。
有才者例如班昭、谢道韫、李清照等,因为才气过人,为了不遮掩她们的才情,所以少有人去评价她们的相貌。
有貌的女子例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者,因为貌美足以传世所以也鲜有人关注她们的才智了。
但历史却有例外,如我今天要说的宋氏三姐妹,围绕她们的光环太多,所以不得不去了解。现在,还是先从她们的父母说起。
她们的父亲宋耀如本名韩嘉树,12岁那年,他长得面孔黝黑、个体矮壮、目光明亮挂着一根粗粗的长辫子。韩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海南,后迁往广东,靠跑船卫生。
1877年,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最土的英文名“查理”,跟一个远方舅舅跑到了波士顿做生意。
在波士顿,查理结识了两个读书的华裔青年,温秉中和牛尚周。他们三人年纪相仿,也聊得来,温牛两人劝查理一定要读书,将来才能有出路。但是舅舅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赚钱的帮手,又怎么愿意就这样放他走呢,倔强的查理趁深夜无人的时候偷偷溜上了一艘船,从此逃离了舅舅的禁闭。
这艘船不是普通的船,而是一艘缉私船,开船后,这个没有买票的小孩被拎到了船长面前。船长完全可以将他丢进海里,或者将他遗弃在任何一个港口。但是在听完查理讲述自己如何逃出来又如何渴望读书以改变命运的故事后,船长注视了这个黄皮肤的孩子一会儿,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位船长名叫加布里·埃尔森,是一位极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认为中国人不信教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他不愿意看着这个机灵的孩子回到波士顿的那家中国铺子里做他舅舅的“奴隶”,于是他提出收留这个中国孩子在船上做海员。
他拿着船员名册问:“你叫什么名字?”查理用带着浓重海南口音的中文回到:“嘉树。”
“树”在美国人听来,特别像“宋”。船长便在船员名册上加了一个新名字:查理宋。
脱胎换骨的查理宋剪去了辫子,换上了干净的海员服,在船长的培养下开始了早晚祷告、读圣经、学习基督教方式的新生活。
几年之后,船长感觉到查理宋再继续做船员的话,也将一事无成。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查理宋能够接受系统的基督教知识的教育,再回到中国传教。抱着这个目的,他找到了乐于解囊的南方富翁——朱立安·卡尔资助查理宋。
卡尔很快就把查理接到自己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家中,并担负起他的教育费用和生活开支。
在卡尔夫妇的栽培下,查理宋成了一个穿着米色亚麻布服装和背心,系着活结领带,发行时髦、聪明干净的孩子。
而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他对姑娘们的兴趣已经超过读书了。
他越来越多的跟姑娘们一起玩。其中就有卡尔先生的侄女艾拉,牧师里考德的女儿罗莎蒙德和安妮。
艾拉是一个瘦弱的长腿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个穷困的教授,在查理读书的学校教希腊文和德文。或许是因为同病相怜,他们走得很近。在许多个温暖明媚的下午,他们迎着拂面吹来的微风,憧憬着不切实际的未来。
这场青涩的初恋很快就被粗暴的打断了,艾拉的母亲突然把查理宋从家里撵走,并且不许他再来。没过多久,他就被送到遥远的田纳西州读大学。他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外来人,一个不可能被美国接受的异乡客。
在那段极度孤独的日子里,唯一和他保持通信的是安妮,一个善良的姑娘。只有在给安妮的信里他才敢大胆的表达:“安妮小姐,我必须坦白,我爱你远远超过爱达勒姆的任何女孩。”
但他内心十分清楚,他和安妮是没有未来的,自己不会被西方家庭接受,安妮也不会跟自己去中国。
于是他接受了新任务,回国传教,来到当时开化程度最高的上海。
而这片熟悉又陌生的故土上,他依然感到孤独。中国人对他不土不洋的造型以及基督教的“异端邪说”感到害怕进而回避,西方传教士又不愿意跟他来往。
或许是他的孤独到了极点,又或者上帝见他太过孤苦伶仃了,便给他一个惊喜。
这个惊喜就是他偶遇了阔别多年的老相识——牛尚周。
下文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