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从想法到练习,什么能够真正代表你的竞争力?

从想法到练习,什么能够真正代表你的竞争力?

作者: 徐1一 | 来源:发表于2017-03-14 08:45 被阅读0次
    从想法到练习,什么能够真正代表你的竞争力?

    一个最普遍的创造方法,就是“想法的连接”。而想法连接式的创新模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可能遥远的想法比你手里的东西还有用。可能外行比专家还厉害。可能这是一个多面手当道的时代。

    有人说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提到的有些实验,是不可重复的。可能现在你看那本书的感觉,就如同读过《三国志》以后回头再读《三国演义》 —— 原来“真实”情况没有那么有意思啊!

    但是,《三国演义》可比《三国志》有用多了。看《三国志》的人可以获得学术声望,看《三国演义》的人却能解决大问题。

    视频网站Netflix曾经搞过一个竞赛,悬赏100万美元,给第一个能把它的电影推荐引擎的准确度提高10%的团队。

    两万多个队伍参赛。最后排名第十七的这个队伍,只有父女两人,女儿只提供数学支持,父亲也没有太多专业背景。这个人叫加文·波特(Gavin Potter),他是卡尼曼的粉丝。

    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波特听说过卡尼曼的一个思想。卡尼曼说如果在一个人做预测或者判断一个数值的时候,给他事先看一个比较大或者比较小的数字,那么他的判断也会是一个比较大或者比较小的数字。这个人明知道给他看的数字跟他要判断的项目没有任何关系,还是会受到那个数字的影响。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锚定效应”。有人做实验,让受试者先写下自己的生日,然后判断一瓶红酒的价格 —— 结果生日数字比较大的人,给红酒的估价也比较高。这个实验是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 — 可惜后来有人发现,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所以波特先生听说的那个心理学结论未必靠谱。但是波特先生有一个洞见。

    波特设想,如果一个人连续在Netflix上看两部电影,如果第一部电影他很不喜欢,那么这种心情就可能会影响他,让他也给第二部电影一个过低的评分。反过来,如果他非常喜欢第一部电影,那就可能给第二部电影一个过高的评分。在那一刻,他自己并不是他真实的自己!那么当你使用他的评分数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调整他给第二个电影的打分。

    凭这一点,波特最后把推荐引擎的准确度提高了9.06%。

    卡尼曼说的不一定对,可是波特说对了。波特在之前Netflix搞的一次交流会上,把这个思想分享给了其他的队伍,最后获得第一的队伍实际上也使用了这个思想。

    这件事非常有意思。波特是个外行,他真正的优势既不是编程技术,也不是自己以前的专业,而居然是他早年从卡尼曼那里学来的一个不靠谱的心理学知识。

    这就叫神来之笔 —— 非常遥远的两个东西,通过一个非常规的渠道,连接在一起,把问题解决了。

    事实上,外行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技能和眼界单一的专家们,就得有点紧迫感了。

    什么时候“练习”最有用

    成为专家的办法,是“刻意练习”。本来刻意练习强调的是练习的方法,可是格拉德威尔一本畅销书《异类》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现在人们都认为练习的关键是时间长短 —— 你要练习一万个小时,才能成为专家。

    可是练习时间长短,和实际工作表现之间,到底有多大联系呢?有一个“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把几十个研究放在一起分析结论。结论有两个。

    第一,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非常有限。

    比如国际象棋就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在国际象棋的领域内,一个人的总练习时间能够解释他26%的表现。在音乐领域,练习时间长短能解释21%的表现;在体育中,练习时间能解释18%的表现。剩下的可能是天赋和临场发挥水平之类,也许还包含偶然因素。

    而教育、编程、航空飞行这些更常见的职业,往往不像体育比赛那样有什么固定规则,发挥更加复杂,一个人的练习时间,居然只能解释不到10%的表现。

    第二,环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如果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就很小。综合统计,在那些最可预测的环境里,练习能解释24%的表现。在最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练习能够解释的因素只有4%。

    练习其实就是练习套路。真实世界里的工作套路并不固定,高水平工作要求你能临场发挥,要求你借鉴不同领域的见识,那只靠年轻时候的刻意练习,当一个方面的专家就远远不够了。

    二十一世纪什么人才最贵?

    答案当然是天才最贵。天赋无法复制,可遇不可求,是最稀缺的资源。

    那什么人才是第二贵的?答案是多面手。

    今天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很多专才,教育系统培养的也是专才,可是真正值钱的却是通才。尤其是领导职位,比如一个公司的CEO,就应该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才行。

    有人调查了4500名CEO的履历表,发现他们总共从事过超过三万五千个不同的职位。研究者就考察这些CEO之前从事过职业的多样化程度,来判断这个人是“专才”还是“通才”。结果是“通才”更受欢迎。

    “通才式CEO”的平均工资,比“专才式CEO”高出19% —— 相当于每年多100万美元。

    如果是特别复杂的业务,比如涉及到公司合并、收购之类的技能的话,通才的工资甚至比专才高出了44%。

    有个本科读经济的学生考去地理学院读研究生,一开始根本没有老师愿意带,因为这家伙一点地理学基础都没有,一年之后,这家伙发的paper超过了所有本科地理出身的学生。然后就有地理学出身的学生向他取经,打开他的论文一看,根本学不来,因为他论文里那些经济学模型在地理系学生看来“数学程度太高深了”。那家伙暗自笑话他们:这些都是很基础的模型,我会告诉你们我是因为数学太差才从经济系转到地理系来的吗?这个学生快速成长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个体,怎样快速成长?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局限已经很清楚了,只能在某一特定领域解决知识的深度问题,至于有些领域如没有严格规则或情况复杂多变,连练习的深度问题都不能很好解决,更不要提知识的广度——“多维”了。而上面故事的答案恰恰是“多维”。

    如何拥抱“多维”?在各学科快速学习中不断积累和成长,对内打造乐高式组合能力,即多维跨界能力,对外要经常处在超链接上,其实就是塔勒布说的,“反脆弱”的“意外”和“震动”。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在“反脆弱”中不断快速更新认知、思维、概念和价值观引导下的方法论。

    有一只猫,猛追一只老鼠,老鼠走投无路,情急之下,转身大叫:“汪!汪!汪!”猫吓得扭身飞奔而去。老鼠对其他躲在洞里的同类们说,多学会一种语言才能走的远啊。

    说到底,现代人竞争有两种朝向,一是深度,二是广度。因为普通人只想走得快,不会考虑如何才能走得远。

    他们并不理解,深度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快,而广度才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想法到练习,什么能够真正代表你的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sc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