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了不起的孩子的第92封信——
奋进班的孩子:
中午好!
就在刚刚,刘乐梅老师专程跑到我的办公室给我说:“杜老师,我要郑重向你表扬两个孩子!”我手里工作并没有停,但是心里却在问,是谁呢?“你们班有个叫誉涵和倚啥的?”“倚鸣。”“这俩孩子太棒了!中午大扫除的时候,他俩到我们办公室帮忙打扫,不但收拾得干净利落,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有礼貌,懂得在挪动老师私人物品的时候征得老师的同意。年龄这么小,咋这么有规矩呢?”
听完之后,我挺有感触的:原来,一个人进退有据的行为举止就是他的通行证呀!
其实,中午我安排了四个男孩子进行了两个教研室的打扫。低语组是方誉涵和张倚鸣负责的,高语组是亢琳博和卯健航负责的。在刘老师过来提出表扬之前,高语组的马晶晶老师就在我耳边肯定和表扬了卯健航和亢琳博的工作,甚至有一个老师问:“杜老师,你叫下来的同学都是你们班的好学生吧?”我笑了笑说:“是呀!”
是呀,怎能不是好学生?对一个人的评定不就是依据他的言行吗?而一个人的通行证不就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行为举止吗?
再回头看我们今天中午打架的这两宝:M和K。今天中午打扫前,他俩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打了一架,被辰辰领着来我办公室,其中一位还是男生安全委员。这不,因为行为不良,就被“扣押”了吧?怎样能“通行”呢?我就给了这俩宝一个考取“通行证”的机会——用劳动为班级服务。一个被派去打扫男生寝室,一个被派去打扫女生寝室。结果呢?太好了!两个孩子都用自己充满诚意的劳动,为大家创造了窗明几净的卫生环境,为自己顺利取得了“通行证”。这样的孩子,还需要别人惩罚他吗?
孩子,咱们之前读过无数个因为自身的行为举止良好而深得重用的成功者的故事,比如在西班牙作家葛拉西安写的《行为举止——人生的通行证》一文中就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100多位应聘者中,依靠良好的行为习惯脱颖而出的故事:先是有礼貌地敲门,接着是捡起了地上掉落的几本书,最后是主动搀扶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这一切作为都是自然而为且发于本心的。就像方誉涵、就像张倚鸣。小到被人表扬,大到成就一番事业。
其实这份通行证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若你真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你一定会拥有在这个世界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当然,环顾四周,我们也可见一些不端的行为,也有一些因为行为不端而被拘禁的人,这样丧失自由实在是不划算。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强化,所以,请从常规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OK?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必定手握“通行证”,世界任你畅行。
爱你的杜妈
2018年元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