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这个成语,说的是西晋时期生活在洛阳的左思,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三都赋》,吸引得很多人争相阅读、收藏,当时并没有印刷术,洛阳人纷纷买纸抄写,竟使得洛阳当地的纸价飞涨。
从表象上看,就是写了篇好文章令人趋之若鹜;而这表面的云淡风轻,背后往往都有着艰辛的付出。左思也不例外,其经历值得我们去探究。
话说左思,他并不是那种天生聪慧,智商过人的天之娇子。据史料记载,左思长相颇丑,嘴也比较笨,不善交际,少年时学琴棋书画,都没什么成就。连他的父亲都说:“我这儿子比我少年时差太多了。”总之,他就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又丑又笨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左思也想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但一开始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甚至还盲目地效仿别人。
跟左思同时生活在洛阳城的,有位大帅哥,叫潘安。那可是受众人捧爱,就如现在的当红明星一样。《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意思说潘安相貌出众,年轻的时候,他挟着牛皮弹弓,优雅地走在洛阳道上,妇女们见到他,都手挽着手,围在他的身边看,不让他离开。
如此吸引女人注意,也不禁令年轻的左思心动不已。于是,他决计效仿潘安,也在洛阳道上秀一把。于是,他也学起潘安,挟着牛皮弹弓,故作潇洒深沉地走在洛阳道上,结果却“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落地比“东施效颦”还惨的境地。
被残酷的现实“毒打”后,所幸左思并没有颓废,而是痛定思痛,终于幡然醒悟,认识到,学别人那是没有机会的,必须做自己,努力做好自己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存在感。于是,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努力创作。
他读了很多,也写了很多,包括琴曲、还有诗词。其中,他最专注去写的是关于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都城的都城赋。这三大都城,在当时非常繁荣,左思决定要以赋的形式描写这三个城市,并全身心地投入于创作中。
潜心与写作的人都知道,灵感总是不经意之间跳出来,左思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创作,为了能随时随地把闪现的灵感记下来,他在家门口,庭院里,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以方便灵感出现就可以立马记录下来。当时的纸,可不是像现在的纸这么便宜、那么多,可见他是多么用心于创作。
为了写好这三篇赋,他还到处拜访名士,虚心请教。而且他觉得自己的见识还不够广,就请求担任秘书郎一职,这是一个掌管图书经籍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职员,这样就可以接触到很多前人的相关书籍文献。
就这样,左思在家就刻苦读书,笔耕不辍;出门就遍访名士,补充素材。以无比的勤奋和坚持,整整花了十年,终于完成了《三都赋》,并一举得到广泛认可,达到了“洛阳纸贵”的辉煌境地。
因此,这个贵,真正贵的不在这文章,而贵在左思他找到自己,并努力做好自己,这才是令“洛阳纸贵”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