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
孔子以周德为至德,而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立言何等婉约!韩文公《伯夷颂》无一词及武王,末乃云:“虽然,微二子,则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其罪武也,凛然如刀锯斧钺之加,而锋铓不露。至东坡“武王,非圣人也”,乃以六字一口道破矣。
〔试注〕
1、武王:周武王。西周国君。姬姓,名发。文王子,嗣为西伯。遵文王灭商遗志,盟诸侯于孟津,兴师伐纣。牧野之战大胜,灭商,建立周王朝,都镐。分封诸侯。灭商后二年而死,在位十九年。
2、周德:周代的德治。《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故啟灭 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周德恭明祀,汉道尊光灵。”
3、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第三、第二十五章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帝舜之乐。《武》,武王之乐。
4、韩文公:韩愈。
5、伯夷颂: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6、微二子:若无二人。微:无,没有。
7、接迹:接连不断。
8、铓:máng。刀剑等的尖端;光芒。
9、武王,非圣人也:出自苏轼《论武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