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昨天是国际消除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这是1999年60多个国家支持提出、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倡议。
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杀害。从此,女权主义被提升了历史性的高度,这一纪念日的初衷也是为了消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暴的形式越来越多,妇女们维权也步履维艰,要真正的消除“家暴”,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提及家暴,或许妇女们的艰难之处在于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他是个教授,怎么可能打人呢?”“他喝多了,才会打你”“一个巴掌拍不响,他怎么会无端端打你”“他就是说话不好听,又没打你”“被打了还不离婚,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控制你是因为爱你,打你是因为太在乎你了”“为了孩子,忍一忍”“都要离婚了还怕啥”,这些偏见已长在人心深处,刹时让人无言以对,细细想来不过是犯错之人的开脱之词,因为说这些屁话的大部分都是犯错者。

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世界上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在一生中遭遇过暴力或者性暴力,看到这样的数据难免让人震惊,而造成这些悲痛之事的人恰恰是亲密无间之人。全国妇联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全国约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美妆博主宇芽遭家暴、深圳女子被男友从家追到楼道里暴打、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楼逃生、四川姑娘拉姆直播时遭前夫纵火不幸离世……”

每每发生这些惨剧,无不令人心酸,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方面是固化的男性家庭地位思想太深,而更多男性在建立家庭后很难长期保持尊重女性的态度,当发生家庭矛盾时,会以绝对的身体优势稳固个人地位。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维权渠道不够完善,似乎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就不会有人理会,更多的只能停留在劝说阶段,不能实现真正的惩罚,平常之事也不过对家暴元凶进行道德上的谴责。

也许永远不可能达成绝对男女平等,但我们可以尽量的让男女无限趋于平等,这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社会的每一份子都拒绝做旁观者,敢于从自我抵制家暴,才能真正早日实现消除家暴。
要从根源上解决家暴,那最主要的就是施暴者不在制暴,这就需要完善相关立法,规范家暴标准,提高家暴代价,让施暴者不敢随意制暴。当道德无法约束人、保护人,那就应该出台必要的立法及时补漏,只有漏洞补上了,我们的受暴者才能有门可投,用严厉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作为旁观者,更不应该坐视不管,冷漠他人受到的伤害,轻描淡写的安抚,不过是对施暴者的纵容。只有大家凝聚出一股强烈的抵制力量,对于施暴者“人人喊打”,才能渐渐淡化根深蒂固的“正常现象”,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风气,真正消除家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