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科学子访非遗展示厅寻缘海上岛民文化

作者: bwyydr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16:58 被阅读11次

    为增强调研团对舟山非遗的了解,加强对海洋文化的认识。7月4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寻非遗之缘,颂群岛之华”暑期调研团,来到舟山非遗展示厅,参观舟山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非遗研究人员赵翔老师进行了关于非遗保护及传承的一系列交谈。

    寻缘非遗追风民情

    踏进非遗展示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充满海洋特色的巨型渔网,渔网上缀着各式各样的绳结,据非遗研究人员介绍这便是其中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用绳索。渔用绳索结是舟山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手工技艺,但由于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渔用绳索结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队员们认识到绳索结作为舟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对它的保护刻不容缓。

    放置于非遗展示厅正中间展示的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船制造工艺,最具代表的是岑氏木船作坊制作展出的“绿眉毛”帆船,展示了舟山特有的船舶类型。据了解,船模制造正在蓬勃发展中,船模的发展也需要注入时代气息,与时俱进。欣赏过舟山非遗简介的短片后,队员们看见了熟悉的舟山锣鼓,由于学校有舟山锣鼓队,队员们对此都很感兴趣。

    舟山锣鼓及演奏现场。

    赵翔老师介绍到,由于舟山锣鼓的技法高超、旋律奔放跳跃、气势粗犷,颇具海岛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被列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对队员们来说,舟山锣鼓更贴近于生活,在舟山的学校都有培训基地,所以舟山锣鼓在舟山的发展态势正越来越好,这让队员们心中也产生了自豪感。

    随着赵翔老师的脚步,队员们参观了一系列舟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致细腻的贝雕、悠扬绵长的渔民号子、声势浩大的谢洋大典,更有源远流长的观音道场文化等,都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承载着古朴韵味的非物质遗产正在历史的长廊中展示着独特魅力。

    赵翔老师向队员们介绍展示厅内展品。

    传承严峻,守望传薪

    “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具有特色的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也就和舟山的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衍生品在旅游界、收藏界等格外受欢迎。”赵翔老师如是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遗产,无形的文物受这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要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下去,就需要注入时代气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舟山非遗保护中心也致力于非遗衍生品的开发,这为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赵翔老师自豪地说到,舟山的非遗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独具舟山特色的渔民画走出国门,在外展出、恢弘豪放的舟山锣鼓在世界级的维也纳音乐厅展出。这些成就突出体现了独具魅力的舟山非文化遗产正走向国际,更加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这离不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广大传承人及非遗爱好者的努力。

    赵翔老师向队员们解析如今非遗的传承及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传承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赵翔老师从事非遗保护与发展已有几十余年,对舟山各项非遗项目都深有研究。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坚持和非遗项目独特的魅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值得欣喜的是,舟山政府对非遗的保护很重视,传承基地的创建更是主要途径,多个教学基地重点发展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例如舟山锣鼓、跳蚤舞和渔民画。六横幼儿园更是传承渔民画,从娃娃抓起。这些非遗在市民们的支持和保护下正在熠熠闪光。

    感到惋惜的是,找不到传承人来继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导致消亡的现象层出不穷。展示厅留下的也仅局限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多的充满海岛特色的艺术品仍旧散落在民间,这些未能传承下来的工艺正逐渐消亡,在当代仅留下虚幻的简介。

    青少年缺少手工艺文化的熏陶,对传统工艺技巧缺少兴趣,导致舟山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稀少,传承宣传困难。赵翔老师希望当代青少年能够接过非遗传承的接力棒,让舟山非遗发扬光大。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而非遗的魅力就在于寻传统之根,扬当代之华,是连接古今的桥梁。每一个非遗爱好者都要有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扛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的重担。

    (摄影  吴义斌)

    通讯员:袁菡潞  金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科学子访非遗展示厅寻缘海上岛民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ah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