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5点大雨稍停。老婆带着孩子去抓爬叉(河南方言,就是金蝉)。这种小生物我们小时候经常去抓。可能现在的孩子们很少了吧。因为雨后这些爬叉都会从松软的泥土里面爬出来到大树上面,脱壳长出翅膀。就开始了鸣叫。两个小时后母子二人满载而归抓回来两只。儿子兴奋的说一会妈妈给炸了吃掉。我看了看两只小金蝉一动一动的。顿生怜悯之心。估计是这两年看的书多的缘故影响了我的思维。 我对儿子说咱们不吃他们了吧,两个小生命,玩一会,放了吧。然后我从百度上搜索了关于蝉的介绍。读给了儿子听。儿子听了以后也感觉不应该吃掉他们。就同意了我的建义。
百度复制文字:
“据说一次产卵几千个,然后,那个树枝会被腐化,掉落到地面。所有的幼虫就有机会到地下。他们在地下生长3--7年,有的长达10年,然后才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褪去外壳,变成有翅膀的蝉,开始鸣叫,开始找另一半,即使找不到另一半,最多2周时间,就跟人世间拜拜了,一生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几年的隐忍,露头也就半个月时间,99%的时间在黑暗中度过。从天上到地下,再从地下到天上。可谓传奇的一生了。”
我曾听过一位台湾学者讲中华文字的时候讲到过蝉这个字。也提到过蝉的一生。说古代的“蝉”在和现在“禅” 是一个字。佛家的禅有相通之处。具体的内容我不太记得了。从蝉的生命周期可以看到。蝉从生到鸣叫到死的这个过程很奇特。不同于很多的动物。生命周期的99%好像都无所作为。最后的两周破土而出鸣叫了14天找到了伴侣,交配繁衍了后代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它专一的做了一件事走完了一生。
反观人类不停的奔波工作学习各种技能。做了无数的尝试和体验。到了中老年还是一脸的迷茫。不知所以。因为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指引忽然就迷失了方向。昨天从抖音上听到了一次新的概念“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自由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孤独。我们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创造了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文化。人们在不费力的获得这些文明产品的同时失去了很多过去时刻拥有的亲情,友情。科技带来了便利。产生了距离。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快捷高效。可是没有了感觉。真正的接触的感觉。现在人变的麻木,不快乐。因为快餐文化的时刻刺激着每个人的灵魂。过去的慢节奏的简单快乐再也没有了。摸爬叉,叠面包,捉迷藏,斗鸡,骑马打仗。呵呵。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现在估计很少了。孩子们都在玩着高大上的电子游戏。被一座巨大的电子围墙困在了21世纪的楚门世界里面而不自知。
人应该学习蝉的这种生活。安静中不断的积蓄力量。为了最终的破土重生。放下无聊的执念。静静的努力向上攀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