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20231008
在办理完成最后一件事情之后,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了,在结果到来之时,也就是标志着事情的结束。
回来的路上,有一些不寻常,当然也在想着事情,也走了另外的一条路,中间有一个公园。
进入坐了,有环境和景色的烘托,也有尚未散尽的气氛,就有了一种冲动,只能坐下来,点上一支烟,想着要平静一下,反而使得这种冲动愈加的强烈,就有了下面的情绪。
鳞波拖残叶,疏影映斜阳。
青烟抚旧事,微风敲衣裳。
只是浮想,未及推敲。再及回想,琢磨并不顺畅,有几个字需要修改。比如,是拖,还是托;是映,还是衬;是敲,还是扯,也改了,再读似乎都有些勉强。
无论如何,映与敲,都不好,拖与托似有可取,却影响后文。
如果用拖,就可以用衬,但也不好,如果改成托,又缺乏动感,且与映、衬并不协调。似乎拖更好些,只是并不对应于映与衬,更好的应该是舞,都是动词,感觉意境就有了。
同样的敲与扯,敲字太生硬,不如扯字随意,自然,并且与前句也形成了关联,同样的有画面感。
所谓的“青烟抚旧事”,是描绘吸烟的场景,而在这个过程中,香烟在眼前缭绕,神情,似有飞升之感,忘了时光,而一阵微风来,吹打了衣裳,提醒了现实的存在。然而,青烟的意象有些诡异,并不清晰,其实不如直言,改成香烟,直接且明确,也写实,主要是不诡异,不歧义。
最后,变成了这样。
鳞波拖残叶,疏影舞斜阳。
香烟抚旧事,微风扯衣裳。
似乎这样要好一些,也自然一些。剩下的是格律,当然也要核查。
鳞波拖残叶,平平平仄仄
疏影舞斜阳。仄仄仄平平
香烟抚旧事,仄仄平平仄
微风扯衣裳。平平仄仄平
前两句还算合辙,后两句,尤其是第三句,就有些跑偏了,当然需要修改。
香烟也可以称作烟霞,雅雾,取仄声用霞雾正好。霞雾,也有在阳光中漫舞的意象。此时“扶”字又有不妥,可用“追”字,意境稍变,还在其中,也合辙了,同时把“旧事”改成“陈事”,还是原来的意思。
第四句也有不妥,还过得去,只是将“微风”改成“和风”,更清淡一些。
鳞波拖残叶,疏影舞斜阳。
霞雾追陈事,和风扯衣裳。
如此,似乎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