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这首词都写了什么?虞美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689765/bfa8d4a116150f0f.jpg)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这一首可以说是词中的绝唱,也是李煜的绝命词。通篇没有用一个典故,也没有景物的渲染,文字浅显易懂,甚至是白描,没有一句故意写愁,却是愁绪难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情恳意绵绵,愁绪浸透了骨髓。
品赏词,感受的是作者的意境和情绪。诗言志,词抒情,词完全属于个人的情感,词的美妙就在于读者被感动,进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里,感染作者的情绪,一起悲欢离合,使自己的精神丰满起来。但是我一直不理解赵匡胤也是书香世家,也有非常好的文化修养,和李煜又同是帝王,为什么赵匡胤看到这首词之后决定杀他呢?我不同意杀他的理由是因为他怀念故国,怨恨赵匡胤。
从赵匡胤后来的“杯酒释兵权”和立“铁牌”告诫子孙后代不许杀文人的“治国理念”来看,赵匡胤根本不是一个残暴不仁的皇帝。对一个软弱的“亡国之君”写几句思念家乡的词就大开杀戒,这不是赵匡胤的风格。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那就只有一个,他看懂了他的词,他懂他的痛苦,他知道他自己无法排解这绵绵不断如“一江春水”的愁,他,只有他才能帮助他解脱——送他去极乐世界。我想,李煜他懂赵匡胤的良苦用心,他不会怨恨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