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秋冬养阴,春夏养阳”。人体的阳气,是生机与活力的象征。人的阳气不足,不光没有精神,而且百病丛生。特别是“心肝”宝贝的阳气,更是如此。
阳气不足的人,有各种表现。有畏寒怕冷的,有萎靡不振的,有皮松肉懒的,也有面黄肌瘦,甚至悲观厌世的。特别是心阳和肝阳不足的人,症状更是明显。
心阳不足的人没精神,肝阳不足的人脾气坏,脾阳不足的人爱报怨,肺阳不足的人容易悲观丧气,肾阳不足的人经常烦躁。只有五脏的阳气充足,我们才能活的精神饱满活力十足。那么,春夏之际如何养阳呢?
先说心脏。心是君主之官,主身之血脉。心阳不足时,人就整天晕晕乎乎, 无精打采,甚至总想睡觉。皮肤也没有血色。心血不足时,人还容易紧张,失眠烦躁。这时候人们就应该去按揉太冲,神门,太溪和内关这些原穴。症状一定会有所缓解。
再说肝脏。肝是将军之官,开窍于目,主疏泄。 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和动静功能。其中肝阳促进升和动,肝阴促进静与降,作用相反,互相制约。
若肝之阴气不足,则肝之阳气偏亢。若肝脏阳气不足,人就出现两眼干涩,头发枯黄,指甲发白容易折断,皮肤干燥,没光泽,失眠多梦,脾气很大,或者抑郁等症状。这时按揉太溪,太冲就能补足肝脏的阳气。
要想眼睛有神,每天用拇指按揉双腿三阴交100次,再以拇指用中度力量点揉双手上的内关穴各100次,最后用食指或中指以轻度力量点揉双手手腕上的太渊穴各二十次。
肝脏的阳气充足了,人就会眼睛有神,头发茂盛,指甲有光泽,而且坚韧,情绪饱满,动作灵活,睡眠质量也好,让你全身充满活力。想为心肝宝贝保驾护航的人不妨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