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清晰具体、跳一跳能够得着、可执行、可衡量、可检视的目标至关重要。
2019年2月22日晚上,再一次来到余舍聆听木兰老师关于目标的解读。在前期目标制定、希望的目标实现时的场景、为目标实现应付诸的行动、目标能否实现、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目标实现需要的能力6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木兰老师进一步阐释了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信念。
信念分为可能性信念和限制性信念,事前的信念决定了这个目标成功的概率,事前验尸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盲目自信和极度乐观以及一棒子打死。而信念又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终极性价值观是一种感觉。价值观又来自于什么,我认为是来自于个人成长环境的熏陶和自己所处的圈子(你身边的人、你读的书等)。期待下次聆听木兰老师的精准解读。
本次学习感悟:平台是一个人成长和蜕变的催化剂,聆听、分享是成长的倍增点,一群人同频共振,互相吸引,你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你生命质量的平均值,一个正能量的圈子帮助自己抵达成长的制高点。这个圈子的大爱无疆让我们有了充电提升的机会,当然在这个圈子里也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自己的无知等,学会悦纳自己、相信自己,做到修己达人,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木兰老师的每一次授课都是从现场大家分享的实例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看似在解决某个人的困难,却带给大家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这也给作为教师的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和愿景。什么叫以生为本,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把学生放在你备课的第一位,我要带领我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现什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的思维碰撞,收到了哪些额外的奖赏,有哪些方面和自己的预期,预设发生出入?如果课堂上我们举的事例都来自于学生当下的生活,有的放矢,肯定能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共鸣!学生是我们的本,教室是我们的根。
二、不能贴标签
无论是孩子教育还是工作、生活,我们都不能给身边的人贴标签。一旦贴上标签,就有了限制性信念。
例如木兰老师的例子,希望孩子学习好是限制性信念还是可能性信念,我个人认为是限制性信念。一旦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好,将来才有更好的出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如果去打球、听歌、看电影等等活动,我们都认为她在做和学习无关的事,可能会去督促她学习,甚至批评她为什么只知道玩儿等等。这样一来,母不慈儿不孝,全家鸡飞狗跳。
想想和爱人的相处,当我总是说:你又脱了袜不洗,又放到卫生间不管。这些话说了很多遍,发现他依然故我,每次都是我忍受不了的时候替他洗了。每次这样的战争重复上演,他生气我委屈。当人家突然有一天洗了袜子,我心里想这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也不吭声。经过学习,我明白,看见他的这种正行为,我一定要不吝夸奖。当我夸过几次后,再也没有发现卫生间有脏袜子,甚至有时候我的袜子他也帮我洗了。俩人和和睦睦,不因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无谓的争吵。这就是成长的快乐。
一旦有了限制性信念,就把自己和家人、朋友禁锢在一个负能量的圆圈之内,进步和谐的空间就没有了。
三、累并快乐着
现在的我应该是比之前忙碌了,周五、周六的安排满满当当。之前总是想我忙碌一周了,想躺下来歇歇、无所事事,放空自己,却发现了自己的空虚和无意义。每周把写作当成任务,心里很堵。现在每周去学习,时间赶得很紧,回来后还总想写点东西(情不自禁想写),自己的改变带给家人、朋友的快乐,最主要是自己更快乐了。想想这就是身累心快乐,累并快乐着。心灵的快乐淹没了身体的疲惫,关键是也没感觉身体特别累。
我理解了昨天俊霞说的我对大家愧疚和心疼是不对的。可能我带给大家一些任务,需要大家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但这个额外的花费一定带给大家成长,看到大家的成长带给他们的欢愉和自信,我想我应该庆幸,是我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没有风雨哪会有彩虹。可说是这样说(心里不太有底气,好像我在为自己好借口,哈哈),心里对他们的感谢和感激确实是发自肺腑。真心珍惜、感恩有这样一群朋友在身边一起前行。
四、积极影响,身正为范
之前只要孩子回家,我就把其他事情推掉,感觉自己应该在家待着,这样我就可以照顾孩子也可以随时看到她在做什么。说白了,是对她不太放心,总想多说几句:你该写作业了,你该准备东西了,你该起床了……两个人的不快乐和争吵经常发生,最后发现孩子并没听我的话,按照我预想的去完成她的作业等等,我俩还不欢而散。
现在我不想恁多了。她回来,我该去学习还去学习,告诉她我要去上课了,参加读书会了等等,早晨起床我打开音响,听我该听的英语和樊登读书……只是告知她,不再提出要求或者给予评价。我发现,她看到我的努力和坚持,有了一些变化,她周末只要回来,她替我英语打卡,因为她也想听,吃饭时,她提醒我,打开音响咱一起听书吧……
我想这就是积极影响,通过自己的行为去默默影响她,比说教、教育要好的多。我要继续努力,寻找更好的自己,修己达人,让周围的朋友因自己而阳光自信!能带给别人快乐是我最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