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被吓大的,那么我要说一声,抱歉,我们不是校友了哈。我身边接触的很多家长,包括我和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辈,很多都在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我们都是吓大毕业的。比如我妈,很爱说:“不要***样,会有虫子咬你的”,比如娃的爷爷,会说“你再干**事,警察会来把你抓走的”,其实各家各种不胜枚举,吓唬的花样也是可以反映出人类的相像力的。当然其实大环境已然好了很多,比如我们小时候的不好好睡觉会被大灰狼吃掉什么的应该是没人在说了吧?
我生娃后也看了不少书,自然是知道不能这样吓唬孩子。但是我这2天发现,当我不刻意管理自己的言行时,竟然也是会下意识的使用吓唬的方式。这让我很难过和内疚,可能也是导致我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写这篇字的原因之一。因为就在刚刚半夜,娃又醒来爬到大床上来想跟我一起睡。我第2次被他吵醒,有点烦累,想让他回自己床上去睡,就说了句,快回自己床上看好你的宝贝,不然可能会被偷走。奏效是奏效的,他回到自己床上又睡着了。我却睡不着了,很想对他说声对不起,妈妈那样说是不对的,家里很安全,不会有人来偷走你的东西。
又想起前2天在图书馆,他去搬椅子玩,我收了个信息在看,没及时阻止,图书馆阿姨提醒了一句,他没听,我又顺口说了句:不能乱搬椅子哦,不然阿姨要请你出去的。那个大姐马上说:不要吓唬孩子,然后对娃说:你是好孩子。当时我感觉脸都红了。
其实我去年9月辞职的一个原因是,我感觉到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人说他是胆子小,表现为不愿意我去上班,每天早上大哭一会;很多事不敢做,总是会说我怕我怕;还有个表现是不能看电视,看到电视开着就要喊关掉关掉(PS:我家电视一般不开,就老人来时在房间里看);动画片他都只看猪小妹,托马斯里面有个撞车他都不敢看。可能这些也不算什么,但只有妈妈才能体会到那种背后的需要吧。反正我不想以后后悔没在他需要我的时候陪伴他,就毅然的顺着自己的心意回家了,也不是全为了他,实在也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刚开始时我精心营造着一种放松有爱的氛围,每天带他逛公园去大自然去人群中,不怂恿不批评,就让他认识这个世界并自由的玩耍,应该是有效果的吧,一个星期后他就在坐公交时突然要求自己坐一个座位,然后自己双手紧紧的抓住边上的扶手,我惊讶的说:虾米真的长大了呢,他得意的笑了。再然后他就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了,跟着大孩子们滑着扭扭车冲下陡陡的斜坡直到撞墙,我在边上说胆战惊心有点夸张说一点不担心也是假的,但我当时忍住不说话,因为我更高兴他敢冒险了,而且看他那么HIGH感觉真好。我知道安全程度在可控范围内,他属于谨慎的孩子,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需要适当的冒险鼓励。特别不适用吓唬教育。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除了还是不让大人看电视,以及不太能接受动画中的恐怖情节,他已经是个敢叫嚣要挑战垂直滑滑梯的勇士了(哈哈。我不知道真上去会如何) 只是我知道,期间我的身体及情绪有过比较大的问题,有几天对他特别的不耐烦,还是有对他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他有几天特别粘爸爸,所以我并没有一直给到他足够的安全感。他的成长甚至可能与我无关?那么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的本性是不是一个好母亲?
我在想,可能不是我看的书不够多,只是看书很难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或者叫实践来强化来内化。这是一条漫漫长路。现在才发现自己身上存在了那么多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从哪来的,只有我自己才能解决他们。
这一段时间,我仍然在自律的道路上挣扎。当我自律时我会更快乐,当我放纵时我会更焦虑。
而当我快乐时,我说的话会更为平和,我会更具有包容性。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拥有我们不曾拥有的安全感,那么我得先给自己安全感。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怎么能给予孩子呢。
写下这篇文字,原谅自己。继续加油。——半月谈(2)
网友评论